说起NBA休斯顿火箭队,这几年可谓是让球迷们的情绪坐了一次过山车,从“宇宙最强火箭”到“摸爬滚打重建期”,操作水平也是被打上了“神操作”与“迷惑行为大赏”的双重标签。别急,我给你摊开来说说,这火箭队这几年是咋玩的,操作水平到底几分。
但自从火箭开启大换血模式后,操作水平就像坐上了鬼畜过山车。比如,送走哈登那招,让不少球迷觉得火箭管理层是“脑回路有点怪”,毕竟哈登可是球队的核心得分点,直接送去篮网换回一堆年轻资产和选秀权,这招长远来说似乎合理,但短期绝对令人心凉一截。
而且,火箭最近几年疯狂换帅,主帅更替频繁,像换衣服一样。这个栏杆一换,球队风格和战术也不停摇摆,硬生生把一支还是有潜力的球队,搞成了缺乏化学反应的拼盘。每次看到球迷们弹幕里喊:“帅哥该换人了!”“别折腾了呗”,心里有点小同情他们。
再来看看选秀和合同签约,火箭高中锋钟爱的索恩爆发了漂亮的潜力,但整体上火箭的选秀很多时候像猜硬币,成功率让人哭笑不得。选中一些潜力股表现平平,有些高顺位大赌注也没达到预期,真让人怀疑GM是不是闭着眼睛抽的。反正能被吐槽的操作,火箭都没落下。
令人哭笑不得的操作还有不断用老将换年轻未来的计划,比如引进一些年龄偏大的角色球员,明明是重建队伍却还爱“五五开”跟经验“换火箭”,这操作很容易让人觉得他们脑子短路,毕竟年轻才有未来。粉丝们戏称“这队是磕药了吧,怎么一直“瞎玩””。
与此同时,火箭管理层与球员之间的沟通频率和透明度,也被球迷吐槽成“黑箱作业”。例如,某些交易出来后连球迷都吓一跳,看着说不清道不明,弄得大家仿佛在看一场连续剧,不知道下一个剧情线索出哪里。
值得一提的是,火箭对外交易和自由市场的活跃度倒是蛮高,经常打“锦囊牌”,频繁地把未来选秀权当筹码送出,有时候手气“十连跪”,有的时候又刮风顺水兑来有用的轮换球员。至于操作水平高低,这波竞相较劲的交易手法就像双十一买买买,带感但风险巨大。
要不要提一提那些招来的“大牌球星”?火箭曾经疯狂围绕某些核心建队,比如那个时候“三巨头”的梦幻组合,不就是头疼吗,两个大牌球星抢球权,磨合差点成内斗现场。后来为了调整平衡,操作又变得“迷之冷门”,结果“心机不够,脑洞太大”,最终不了了之。
总结一下,这几年火箭队的操作风格属于“干劲十足,但缺乏稳定和计划感”,甚至常常让人感觉管理层在玩“掷骰子猜金币”的游戏——虽然赌运偶尔不错,但多数时候结果都很扎心。不管是“大刀阔斧”的人才交易,还是花里胡哨的阵容调整,火箭总给人一种“时时刻刻都在变,变了还不一定更好”的感觉。
有时候,火箭球迷还会上网吐槽“这波操作是真的666,但666是‘无语’的666”,掺杂着酸爽和期待的复杂情绪。不过话说回来,这波操作水平,如果放在知乎某大神的点评里,估计能被评成“奇迹般的失败艺术”。
那么,到底火箭队这几年操作水平如何?你怎么看?是不是觉得有点像那种股市里的散户,时而冲进场,时而被割韭菜,脑子跟不上节奏,但依然抱着“明天会涨”的美妙幻想?也许某一天,火箭队的操作神经会突然“神经刀”般暴击,或者……直接换个游戏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