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橄榄球,很多小伙伴第一反应就是:这玩意儿看着像牛儿撞南墙,硬碰硬,咋玩还带那么多位置和规则呢?别急,今天咱们就来拆解一下橄榄球的位置和规则,保证让你看一次就懂,不用再瞎蒙了。
1. 进攻组(Offense)——“进攻老大”们来了!
进攻组的首席大咖是四分卫(Quarterback,简称QB),这个位置可是整个球队的灵魂人物,负责博弈指挥,扔球甩锅都靠他,一眼定江山。接下来说说他贴身助理——跑卫(Running Back,RB),两种常见的跑卫是半卫和全卫,任务就是拎着球往前冲,冲出一条血路,冲得快就是它的标签。
然后就是进攻线(Offensive Line),这帮兄弟是城墙,典型的“拦截大师”,负责挡住防守,护四分卫和开道给跑卫跑。这线上的大哥们通常包括:中锋(Center)、左右护锋(Guard)、左右截锋(Tackle),这帮家伙个个能扛能拼,没他们,四分卫光杆司令跑不出三米远。
最后补个“接球党”——外接手(Wide Receiver,WR)和近端锋(Tight End,TE)。WR是那种跑得快、手套粘球的角色,专门跑位接球;TE既能挡人,也能接球,混合技能点满!
2. 防守组(Defense)——硬核护球员
防守就是战场上的黑衣人,目标是阻止进攻得分。防守线(Defensive Line)是最前排,像移山倒海一样把进攻线给拍乱,主要由防守端锋(Defensive End)和防守截锋(Defensive Tackle)组成。
接着是线卫(Linebacker,LB),这帮兄弟既要拦跑,还要盯人,真·多面手,三条线之间的隐形屏障,跑得快、力气大,球场上的“万能战士”。
最后是防守后卫(Defensive Back,包括角卫 Cornerback 和安全卫 Safety),“飞毛腿”和“鹰眼”组合,负责盯紧外接手,防止传球成功,抢断啥的全靠他们,简直是后场压轴奇兵。
3. 特殊组(Special Teams)——魂斗罗模式
别忘了个特殊组,专门处理开球、踢球和返攻等特别时刻。占星师们(Kicker,踢球手)负责开球和罚球;春哥(Punter,弃踢手)用脚把球踢得老远老远;还有回球队员(Returner),负责接开球并拼命冲刺。
位置介绍完毕,是不是感觉眼前豁然开朗?可规则部分也别走神,下面来点儿干货,嘴炮之前先学会怎么玩不被“喷”。
橄榄球规则基础:建立在“拿球冲刺”和“传导”的华丽平衡
橄榄球最核心的目的:进攻队员要努力把球推进对方达阵区(也就是得分区),每推进10码(大约9.1米),就会获得4次进攻机会(称为“4次机会”或“4次Down”)。这基本上和“你有4次路权”差不多,4次跑不出10码,球权就得给对方。
进攻四分卫,最爱传球给外接手,跑卫则负责地面冲刺。防守组拼命堵截,搞抢断、围堵。赛场上还有“达阵”(Touchdown),成功把球带进对方端区,得6分,妥妥的大杀器。之后有机会踢额外的1分(称为“附加分”)或2分转换(更难更刺激)。还有“射门”(Field Goal),如果进攻卡壳了,选择踢射门得3分,人生不能总买菜,偶尔得炸鸡。
仓促的规则说不上复杂,记住几个关键词:推进码数、4次机会、达阵得6分、射门3分。防守的目标就是阻止这几件事发生,人人都是钢铁侠,拼命拿球。
当然,还有其他细节,例如“拦截”就是防守方把传球抢下来,气喘吁吁把球权直接抢走。再有“铲球”和“夹击”是常态,打法够硬核,真不是普通的“你追我跑”,更像是“你撞我我撞你”的较量。
场地标示和图示简单描绘(脑补画面,别眨眼!)
橄榄球场长约100码,宽53码,两端各有一个10码深的端区。球场上每隔5码有白线,像极了地板上的跑步轨迹。中间画着中线,把赛场对半分开,双方争夺胜利的“战场”。
端区里一排竖杆,叫做“球门柱”,踢射门的目标在那里,球踢过横杆和竖杆之间就是得分,气势磅礴!每次进攻都得尽量向端区冲刺,像狼人夜晚在森林里追逐猎物。
每个位置都有专属地理“驻地”:四分卫站场中央,跑卫紧跟身后,与外接手们分布在场地两侧像一道道闪电。防守线则扑街一般守在最前面,线卫和后卫在后守备,形成层层防线。
好了,脑筋急转弯时间:为什么橄榄球场地线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但真正让人看得爽的还是“人海战术”碰撞时那一声喷气机起飞的撞击声?答案就像橄榄球本身,简单中带点儿疯狂,硬碰硬的乐趣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