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晚的CBA球员,那些“晚熟”的逆袭故事

2025-07-20 20:32:07 体育信息 yemeh

说到CBA联赛,那可是篮球迷们的日常精神食粮,但你知道吗?不是每个CBA大神都是一夜爆红的“篮球小鲜肉”。有些球员成名晚得让人怀疑人生,但他们硬生生用实力打脸时间,证明了“迟到不算晚,精彩才是王道”。今天咱们盘点那些“成名晚”的CBA球员,给你讲讲他们的逆袭人生,保证让你感叹:这年头,篮球界的“晚熟老夜猫”也能大放异彩!

首先,和大家聊聊那位被称为“黑马”的王哲林。别看这名字听起来挺年轻,王哲林的爆发可不算早熟。他在年轻时有点儿像没开机的手机,状态那叫一个迷糊,到了20岁才真正开了挂。有人调侃他是“慢热党”的代表,进入CBA后的前几年基本就像是“跑圈儿没插电”,直到2015年才开始崭露头角。王哲林的技术日渐成熟,球风愈发霸气,终于让他成为福建队的当家球星。很明显,他用“四年磨一剑”的节奏告诉大家,别急,发力的时机自己定!

再说说大名鼎鼎的周琦,这哥们儿成长曲线堪称“先小X后大A”,最开始被吹得跟火箭人似的,结果在CBA时期低调潜水,直到加盟新疆,他才开始真正展示CBA级别的统治力。很多球迷打趣说,周琦的“钟摆”情绪太搞笑,时而炸裂卡哇伊,时而默默无闻,但谁能想到,这“沉睡的巨龙”后来成了CBA内线的*之一。成功没有快捷键,他的经历就像拿到“外挂”之前,得先把技能点慢慢堆满。

还有个隐藏版的“晚成”案例——翟晓川。翟晓川的故事告诉我们:不靠颜值靠实力也能翻盘。当年他被视作“九年磨一剑”的典范,进入联盟初期表现平平,甚至差点被球迷遗忘。可是,这哥们儿靠着勤奋加韧性,把自己练成了北京首钢的“定海神针”。慢慢地,他成了攻防两端值得信赖的老将,笑傲CBA舞台。要是翟晓川是网红,粉丝肯定得喊他“忍者龟”,耐心和抗打能力爆棚。

说说另一位“老炮”,郭艾伦。别看他现在是辽宁男篮的核心人物,郭艾伦也不是童星出道的那种“天才少年”。他的成名速度和其他球员比起来算慢的,但这哥们儿有点“慢工出细活”的味道,坚持打拼,磨掉了许多青涩,最后成为CBA*突破能力的后卫之一。有人开玩笑说,郭艾伦的人生就像打游戏“开局慢慢刷装备,后期满级秒人”的召唤师,要说爆发,一点都不着急。

除了这些“主流”球员,还有不少不起眼的球员用“逆袭剧本”告诉你:时间是*的教练。比如陈林坚,早期数据平淡无奇,甚至在替补席上待了大半赛季,但他极强的三分命中率让教练组渐渐开始重用他。等到真正发力那年,陈林坚就像是挖到了篮球界的“铁矿”,三分球准得让对手心痒痒,甚至有种“投篮比王炸还刺激”的感受。

说一说还没被广泛认知的大前锋张帆,这哥们儿起步晚也是出了名的跑龙套角色。但千万别小看他的“野路子”!凭借不断的努力和出奇制胜的上篮,他在2020年以后才开始连续刷存在感。张帆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脸皮厚一点,干劲足一点,球场上的“主要角色”迟早轮到你。

玩笑归玩笑,其实成名晚的球员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不轻言放弃,硬磨出了实力。多数人起步时被质疑“能力不足”、“天赋有限”,但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换来了舞台中央的位置。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经历比起一开始就有人捧着金饭碗的“童星”来得更加励志。

当然啦,成名晚也意味着他们在*时段的黄金时间可能相对有限,体力和状态都得拼得更精细,才能跟年轻小鲜肉抢地盘。不过,篮球这个运动就是靠持久战取胜,要怪只能怪那些年轻选手还没学会什么叫“老狗也有春天”。

如果你是个篮球迷,想想这些“老当益壮”的兄弟,多年的打拼换来高光时刻,不禁让人感叹:慢慢来,才是真的快。毕竟,CBA不是催熟汤,绝不能一口气喝完,慢慢品才有滋味,谁说年轻就是王道?

嘿,看到这是不是也有点饿了?别着急,篮球场上的“菜”,咱们慢慢吃,比赛才刚刚开始呢!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