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常林,CBA球迷们肯定不陌生。这位曾经号称“篮筐杀手”的内线大个子不仅场上拼劲十足,数据表现也极具看头。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他在CBA那些年砍下的各种数字,保证让你感叹“原来你这么NB!”
在职业生涯的黄金时期,常林的数据开始蹭蹭往上涨。根据多家数据统计平台资料显示,他曾在单场比赛中*取下过29分,篮板数据也曾飙升至15个,防守火力全开,简直就是对手的噩梦。尤其是他那霸气的内线强攻,简直让对方球员尴尬到怀疑人生。
要谈数据,得提及场均表现。常林的职业赛季场均得分稳定在10-15分区间,篮板也能保持在7个左右。这样的数据,在CBA内线球员里属于中坚力量级别,既能得分又能护框,属于典型的“攻防兼备”型大个子。甚至有球迷调侃:“常林是山东队的‘稳压器’,不给你三分,但你篮下别想过去轻松得分。”
说到助攻,这位大个子可不像有些“单打独斗”型球员那样只知道单干,场均助攻数曾达到1.2次,虽然不算爆炸,但在同位置球员中还是表现得相当均衡,说明他有一定的团队意识和传球能力。
外线命中率呢?别笑,虽然不是三分神射手,但常林的中远投命中率平均在35%左右,这让他成为了内线拉开空间的利器。对手进攻时如果只盯着篮下,那他一个中投啪啪打脸,这波操作非常“骚气”。
防守方面,常林的盖帽和抢断数据同样值得点赞。场均盖帽1.1个,抢断0.9,算是筑起一道稳固的防线。虽说不能直接列入盖帽王和抢断王的范畴,但作为一名内线,能够兼顾篮板和防守,这个表现足以让对手胆寒三分。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错!2015年那阵,常林状态爆表,他还荣获过CBA单月*球员称号,算是一种官方的“实力认证”。这波表现,让不少球迷跪地膜拜,纷纷感慨:“这波操作可以载入史册!”
经历了数个赛季的起伏,常林也曾短暂离开CBA,去海外联赛试水。回来以后虽说数据没再大爆发,但依旧保持着稳定输出,证明他不是那种“一阵风”,而是真正能打持久战的老将。
感兴趣的宝宝们,不妨瞄几条具体赛季数据:2012-2013赛季,场均12.5分、8.3篮板;2014-2015赛季,场均14.7分、9.1篮板;2016-2017赛季,得分有所回落但篮板依旧靠谱——场均11.2分、7.6篮板。你看看,这稳定性不是盖的,连续多年贡献这么稳定,估计教练睡觉都带着他名字背单词。
聊到这里,得提醒大家,常林虽然没有CBA历代最**那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数据,但他的存在感和生涯价值远超数据,毕竟篮球不只是得分和篮板的冷冰冰数字,他用拼搏和韧性诠释了啥叫“硬汉精神”。
不过,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常林在数据上有一种神奇的“忽高忽低感”,这其实与他的出场时间和球队战术密切相关。不同教练对于他的使用不同,有时是核心大将,有时则扮演角色球员,大家别光盯着数据看,背后的故事更精彩!
对了,球迷老哥表示:“常林有时候就是那个关键时刻砍分的奇兵,场上像开了外挂一样突然爆发,完全让对手懵逼。”你说他是不是偷偷练了什么绝活?
那么,咱们把这“数据百科”关掉,顺便来个脑筋急转弯:一个篮球运动员生涯数据*,却从来不用扣篮,这人是谁?答案,不是常林,是……抱歉,答案不写,要让你们在数据里自己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