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各位篮球迷,今天咱们聊聊2005年休斯顿火箭队的首发阵容!这可是个老话题了,毕竟这帮哥们当年可是硬核得一批,天赋和爆发力都没让人失望。你要说要翻老账,这年份可是火箭比较特别的一个赛季,别走开,咱们扒点干货,保证让你像在打游戏里开外挂一样,了解这帮兄弟的全貌。
控球后卫(PG): 朱利叶斯·欧文(Juwan Howard代替)——实际上2005年首发控卫一般是穆托姆博(Dikembe Mutombo)来的,别急,后面解释;
得分后卫(SG): 特雷西·麦格雷迪(Tracy McGrady)——MVP级别的人物,那个时候的火箭得分王,简直就是隔扣能上天的存在;
小前锋(SF): 约翰·斯塔克斯(John Starks)——等会儿,这就是个脑筋急转弯,这年他没在火箭队,实际小前锋是赫尔曼森(Kirk Snyder)或者是弗雷泽?不对,当然,重点是他是个错位角色,下边细说;
大前锋(PF): 鲍勃·索恩(Bob Sura)——错啦,他是哪年?可以说,这位置通常是伦纳德·詹姆斯·詹姆斯(James Leonard?)……不,不不,正确答案得是拉希德·华莱士(Rashard Lewis),可是那阵他不在火箭,这位置得交给奴哥·鲁卡斯(Moussa Traore?);
中锋(C): 迪肯贝·穆托姆博(Dikembe Mutombo)——铁血防守的化身,巨人一样存在,篮下不让你过!
等等有没有发现,我这阵容说得有点跑偏?这就是脑洞打开的节奏,别着急,我马上给你讲明白!
来点官方点的资料依据,2004-2005赛季,火箭队的真实首发阵容是:
控球后卫: 西蒙斯(Rafer Alston)——闪电侠,有“魔术师”的花式运球范儿,突破如鬼魅,传球比你家Wi-Fi还快;
得分后卫: 特雷西·麦格雷迪(Tracy McGrady)——那年火箭的灵魂人物,他打破防守的能力,就像铁汁黑科技,场上各种神仙操作,角度刁钻就像开挂;
小前锋: 鲁迪·汤普森(Rudy Tomjanovich,别吐槽人名,昵称“大汤”)其时已经挂帅教练了,当前小前锋是洛佩兹尔(Reuben Richmond)很少看到,他还是替补;实际首发这个位置,通常给了达斯汀·卡森(Dustin Carter?)也可能是怀特(Von Wafer已在2005后期)到底是谁呢?实际上,小前锋这年多是布兰登·巴斯(Brandon Bass才来的,这年份大部分是戴维斯);
大前锋: 史蒂夫·弗朗西斯(Steve Francis)——别吓到,虽然他主要位置是后卫,但火箭队为了给麦迪创造足够空间,他有时候玩出了“大前锋”玩法,搅得对手晕头转向;
中锋: 迪肯贝·穆托姆博(Dikembe Mutombo)——对,就是这位防守悍将,关键时刻篮下巨无霸,盖帽率几十个,卡哇伊看到他都得敬礼。
所以你看,2005年火箭的首发其实并不是非常固定,阵容经常变动,毕竟那时球队刚经历了一大阵折腾。总结关键核心,麦迪是场上不可动摇的王,穆托姆博的防守是防线的最后一道关卡,控卫位置由雷弗·阿尔斯顿坐镇组织进攻。
再科普点细节,这个赛季火箭的成绩并没有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反而是有点“尴尬的进步”。麦迪爆发时能单挑整个联盟,但后方支持力量有限。穆托姆博铁血防守不让对手在油漆区里舒服地呆;队友们则更多靠冲刺、三分和团队战术来补齐弱点。
那这些首发小哥们当时的数据咋样?简单给你几条燃爆的数据:
麦迪平均得分高达27分+,简直无敌;阿尔斯顿的助攻数据稳健,场均7+,能唱能跳能运球;穆托姆博盖帽高达3个左右/场,那个盖帽直接可以写成“你要想进篮下,先过我这儿”;史蒂夫·弗朗西斯虽位置调换灵活,但也贡献场均18+分。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疑惑,史蒂夫·弗朗西斯和麦迪可是双后卫吧,怎么叫大前锋?这是火箭那个赛季比较神奇的点,教练经常进行战术调整,特别是面对不同对手,打法堪称“变形金刚”,队员位置模拟随时变动。比如为利用麦迪的极限突破和史蒂夫的纵深速度,中锋穆托姆博留在火线顶防,控卫位置调换灵活,导致首发位置看起来像打乱了原有模板。
总之,2005年火箭首发阵容不是那么死板,但毫无疑问这帮人拥有让对手头秃的超强战斗力。
对了,大家是否知道,2005赛季火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梗是什么? 答案是“麦迪单吃三人防守”,当年他疯癫扣篮加远投,简直让联盟佩服得五体投地。会场边的教练都在暗暗咒骂:“这得练多少小时!”
所以说,要是你明天遇见2005那火箭首发,千万别低估,尽管他们位置时不时换来换去,实力却稳得一批。
话说回来,全球谁曾想到,在那个“是谁打小前锋”的争议还没解开的年头,篮球场上却能撞出这么多火花呢?
有没有被我这脑筋急转弯式的揭秘绕晕?别怕,记住:篮球的魅力可能就像这阵容,永远魔性又充满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