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2017年的CBA总决赛,很多球迷朋友脑海中第一感而生的画面,可能是激烈对攻、肾上腺素爆棚的绝杀时刻,或者是明星球员们拼尽全力的经典一刻。可你有没有想过,那些“垃圾时间”到底有多精彩?没错,不光是主战场上的闪光点,比赛尾声那些被称作垃圾时间的段落,往往是娱乐群众的黄金时机,也有不少神操作让人笑出腹肌。
2017年CBA总决赛打得火热,最终辽宁队和四川队上演了激烈对决,辽宁笑到最后捧杯。然而,当比分差距拉开,裁判响起哨声,垃圾时间便成了新天地。很多时候,这部分时间俨然变成了球员们展示个人技术,发挥创意搞笑的舞台,好戏连台,不亚于正式比赛环节。
你想象过吗?领先的辽宁球员们在垃圾时间尝试各种花哨传球,像是NBA秀场般耍帅;四川队的小伙子们假装不专心防守,故意做出夸张的跌倒假动作,还真有人被逗乐了现场观众。现场氛围瞬间轻松,球迷们也别以为自己能打盹,这时的“精彩”可是藏着真心乐趣。
翻看当年总决赛的视频集锦,垃圾时间里的三分球绝对是重点。辽宁队的小外援突然来个“无视防守”的远投,球进了那刻观众席连连欢呼,仿佛大逆转的起点。说白了,这群“垃圾时间射手”比起正式比赛更没有包袱,态度奔放得像是街头篮球大神,根本不care比分追不追赶,就为享受那飘忽不定的飞翔篮球轨迹。
你以为垃圾时间就真的是“垃圾”?大错特错。反倒因为氛围轻松,年轻球员迎来宝贵的表现机会,教练们给新人们扔出“试验田”,有的甚至干脆让小将们互掐一把,主教练坐看戏码,看谁在压力小的时候能发挥光芒。毕竟职业篮球不是光靠大牌,未来的明星就在某次垃圾时间中默默筑梦呢。
说说技术层面的精彩——垃圾时间常见的快攻反击,变成了单打独斗的展示秀。球员往往会用点儿平时不敢施展的花活,比如360度转身上篮、假传真传、还会来个空中接力助攻。2017年总决赛垃圾时间里,这种“即兴表演”经常成为直播间弹幕刷屏的节奏,网友们的弹幕飙得比战队靴还火。
礼仪方面也不能忽略。虽然被称为垃圾时间,有时场上球员依旧保持尊重,不干脆放飞自我。比如辽宁教练组会在这时细心指导年轻球员的跑位和防守站位,现场“教学直播”,粉丝们围观如享受大型篮球课堂。可连教练都控制不了自己轻松状态时的嘴巴,比如嘴角上扬,偷偷笑,那古灵精怪的表情,比比赛中所有严肃的语录还解压。
再聊聊场边球迷的兴奋点。别看垃圾时间比分悬殊,现场观众反而嗨皮得很。零零散散的鼓掌声变成了集体狂欢,有的球迷干脆自己比赛开赛前就练好了“垃圾时间喊麦”,一边大喊“一波垃圾时间三分”,一边比划投篮动作,嗨到飞起。还有人开始挑战自己的声音极限,与周围球迷一起制造那种“篮球场专属燃炒热血气氛”。
更有趣的是垃圾时间的心理战。领先方想漂亮地收官,落后方却似乎在想办法“拖延时间”,两军还上演“谁先进球”的小斗法,戏剧性十足。2017年的那场总决赛中,四川年轻小将时不时地制造抢断,虽然结果无法改变胜负,但场面花样迭出,足够给解说员和弹幕君们找话题。
此外,垃圾时间还有个隐藏福利——主裁判放水放得更明显。哨声变得温柔,犯规判罚从“苛刻”变成“宽容”,让比赛节奏飘飘然,像是运动员们的“缓冲区”。说实话,这段时间能够看到裁判放飞风格,真是平时少见的观察视角。
那些年,2017年CBA总决赛的垃圾时间,已经从球迷传统意义上的“无感等待”变成了陪伴我们的小确幸。看球除了激烈鏖战,别忘了练习擦擦眼镜,欣赏一下这些“小尾巴”的花式表演,绝对能以不同视角发现篮球的更多乐趣。
话说,你有没有注意过垃圾时间里那个总爱穿假柒号球衣的球员?他到底是在送分,还是在展示隐藏技能?反正从头看到尾的球迷,都说这货的招数比主角还吸睛。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下一秒他居然来个反手扣篮,颠覆你对垃圾时间的所有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