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2016年的火箭队,别急着以为这是NBA历史上的“2016年最佳三分射手联盟”,其实,这一年,火箭队真的是三分雨下得像开了挂,詹姆斯·哈登干脆穿上“手套侠”的装备,挥舞着篮球魔法棒,场上仿佛整个阿联酋都在呼喊“哈登,给我来一发三分”。
2015-16赛季,哈登场均能交出25+的得分成绩单,助攻也稳稳挂在6+,那一年火箭队的打法明显向“空间+投射”偏斜,成为当时联盟能把三分球当武器用出花样的代表。教练麦克·德安东尼,那个号称“进攻天才”的老铁,给队伍注入了满满的进攻活力。说白了,他就是个“摇摇乐”,把火箭队从传统打内线的套路彻底摇散了,换上了纯远程火力网络。
咱们来数数当时火箭队的三分球王牌吧:除了哈登,老狐狸特雷沃·阿里扎三分线外的投篮稳定成了防守者的噩梦,PJ·塔克那家伙,跑得比风还快,防守之余还能拿下关键三分,顺便还带几次空切和精彩封盖。还有克林特·卡佩拉这个“刷板机器”,虽然三分投得不多,但挡拆做掩护的效率直接拉满,火箭的化学反应因此更好。
说到效率,那年火箭场均三分球出手数全联盟第二,其中哈登个人三分命中率约在36%上下,可别看这个比例,那个年代三分球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哈登的三分稳定性算是相当有说服力的。更重要的是,他能够在关键时刻把球往网兜里送,让人看的时候,心脏都跟着悬了起来。
其他球员表现也不赖,帕特里克·贝弗利虽然防守凶悍,进攻端三分球没那么多惊艳之处,但他的存在极大地丰富了火箭的防守端战术。埃里克·戈登也时不时来个大号三分,把对手防得像中了“哨兵病毒”一样乱成一团。
从球队数据来看,火箭整体三分命中率和三分出手数一直稳定在联盟前列,作为三分球这一进攻新潮流的开拓队伍,2016年的火箭不仅仅是单靠哈登入魂表演,而是全队围绕三分进行整体攻击的典范。你想啊,这样的队伍出现在那个还没完全被三分球狂潮席卷的年代,不火才怪!
不过,别以为火箭就只有三分,这队伍里硬汉也不少。哈登的突破能力加持德安东尼“推进”式打法,火箭也能在禁区攻坚,配合卡佩拉的内线护筐,很容易给对面制造巨大麻烦。说白了,火箭是个攻守张弛有度的团队,防守死板了,要闪开他们的三分火力;三分投空了,他们就来了个秒杀式的内线强攻。
场外,“蟑螂贝弗利”的防守狠劲儿,也是那时期火箭场上的一大看点,时不时给对手来个贴身骚扰,吹个口哨都能让人心慌。别忘了,2016年哈登的位置感和出手选择愈发成熟——不单是三分,他的造犯规和突破也是关键得分手段,观点来一句:“哈登打球比吃鸡还狡猾!”
当然,2016年的火箭也有不少槽点。球队年轻,内线还有待加强,阵容深度相比一些超级球队稍显不足。季后赛表现虽有亮点,但也受限于这点。换个形象就是,火箭就像个“健身房练局部肌肉特别猛,但全身协调还得继续努力”的健身达人。
至于教练麦克·德安东尼,别看他年纪大,思路打开了三分大门,那个“失败教练”的标签逐渐被抛向太平洋,就因为他敢推翻传统,用三分炮台把火箭队打成了联盟“新三国杀”。
总结一句话:2016年的火箭队,是一支努力每天练三分,玩转空间的队伍。说它像NBA赛场上的“吃鸡队”,不夸张,随时开火,全民三分雨,下得你眼花缭乱。想象一下,防守火箭,就像打电脑游戏里面躲导弹,哈登和他的兄弟们三分外线的光速突袭,让所有防守者秒变“萌新”,手忙脚乱的节奏,呵呵,不服你来试试?
好了,到了写到这,你以为文章该收尾了吧?no no no,你知道这年火箭队在某场比赛最后1秒三分不中,结果球弹了三次钢板,你以为球进了?不不不,弹出去了,现场瞬间静若寒蝉……毕竟篮球场上,有时候套路就是这么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