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2017-18赛季的休斯顿火箭,很多球迷的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词肯定是“詹皇猎手”,或者更直白点,就是“倒霉炸裂”。那个赛季,火箭队简直就像吃了辣条一样,根本停不下来——迷失在常规赛的高分暴走里,同时又在季后赛被骑士狠狠上了一课。别急,兄弟姐妹们,咱们慢慢扒一扒那个赛季火箭到底怎么个风风火火法,一起来拉拉家常。
为什么他们能打得这么6?哈登稳了!詹姆斯·哈登这一年简直就是火箭的发动机,场均拿下30+分,带球舞得滴溜转,你甭管三分线内外,他投篮就是——我劝你别挡哈登的路。有趣的是,他的进攻手段多样,突破,三分,造犯规,罚球都是神操作,连裁判都看呆了。再加上克林特·卡佩拉—那个赛季他感觉自己开了挂,篮板和盖帽嫁接得漂亮,让火箭的禁区稳如老狗。在哈登和卡佩拉的双剑合璧下,火箭的进攻仿佛开了外挂。
但这故事还没完。火箭当时的主教练是迈克·德安东尼,可别小看他,NBA里公认的进攻狂魔——整天想着要把对方防线打成筛子。不过他的防守体系嘛……嗯,咱能说他花样“特别多”?看起来很灵活,不过有点像花拳绣腿,关键时刻总是漏风严重。防守屏障薄弱,是那个赛季火箭一大痛点。
聊回球员阵容,他们阵中还有埃里克·戈登、卢克·巴比特、PJ·塔克和詹姆斯·恩尼斯这些悄悄发挥奇效的角色球员。戈登投三分能力炸裂,经常替哈登拉开空间。塔克则是防守悍将,偶尔还能送出令人惊艳的三分。别忘了,当时还有新秀克里斯蒂安·伍德,赛季初期虽然戏份不多,但身手逐渐亮眼,为火箭挖掘了未来潜力。
讲到季后赛,那才是剧情高潮。火箭一路过五关斩六将,轻松击败雷霆拿下西部半决赛,展现了顶峰状态。特别是在与西部猛龙的系列赛中,火箭展现了他们疯狂的进攻节奏,以4-1强势晋级。说真的,那阵容打起来,超级有说服力——仿佛整个球队都在说:“你们打得好快,我都看花眼了!”
但悲剧在西部决赛来了,火箭对上了76人的劲敌——詹姆斯·哈登的老对手克里斯·保罗伤缺,火箭左右掣肘。话说回来,科怀·伦纳德这一年真的拉满了状态,几乎凭一己之力阻止了火箭的进攻机器。那场系列赛火箭频频失误,尤其在第四场被76人巧妙利用,最终他们0-4遭横扫。听着是不是有点惨?这直接让火箭的完美赛季画风走样,仿佛打了一盆凉水浇头。
不过要说20217-18赛季火箭有什么让我们津津乐道的,非哈登的球技神技与卡佩拉的内线统治力莫属。当时哈登不仅是得分机器,关键时刻还能当队伍的精神领袖,带着队友冲锋陷阵。说起来,他那时候的“无球掩护+三分兵法”堪称是NBA的一个新潮流开端。真是爽得飞起!
说完球星,再说点有趣的花边新闻。那个赛季火箭在社交媒体上也是风头正劲,无论是球员自拍,还是粉丝和球队之间的互动,浓浓的“火箭文化”扑面而来。哈登的大胡子成为了城市的标志,大家打趣说:“上街见到哈登的大胡子就心情好三天”,甚至还有球迷打趣,火箭是地球上唯一一支以胡子长度衡量球员威力的球队,萌萌哒。
噢,对了,那个赛季火箭还打破了不少三分球纪录,单场三分球命中数屡创新高,简直是让人忍不住想拿波士顿大眼橙来干杯。Curry和Draymond Green的勇士党虽然咬得紧,但火箭的狙击手风格成为了NBA史上的经典案例,教科书似的进攻阵容大家都学了半天。
讲到这,不得不提当时科比夏天退役后的NBA新生态。火箭没有科比的“紫金加持”,但他们用“火箭红”把整个休斯顿炒得沸沸扬扬,球迷们喊着“哈登带飞”,仿佛就差一架火箭升空仪式来彰显这热度。这样的一支火箭队像极了朋友圈里那个永远活力十足的朋友,永远在线,永远燃烧。
关于教练策略,那赛季迈克·德安东尼依然坚持“快攻快防,三分为主”的打法,尽管防守有漏洞,但进攻实现了自我超越,甚至被称为“火箭进攻革命”。不过也有人调侃说,德帅可能没给球队买足防守滤镜,导致防守像瑞士奶酪一样满是洞洞。这个彩蛋,让火箭变得既精彩又脆弱,球迷看了又爱又恨,不知道该笑还是该哭。
最后,别忘了那个赛季的火箭也颇有“科技感”,球队很早就开始利用大数据分析、运动科学训练,追求技术与战术结合上的极致优化。因此,2017-18赛季火箭不仅仅是猛投三分这么简单,他们也是“All-in数据控”。这也给NBA其他球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毕竟对面的火箭已经开启了火箭式智能时代,谁忍得住啊?
话说回来,这个赛季火箭怎么看都是又燃又扎心的存在。要说他们和冠军失之交臂,是因为防守偏软还是关键时候没能顶住压力?反正就是,火箭的进攻火力堪称“爆炸”,但关键时刻多少还缺点“常规”,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不信你问数据——只要不信邪,火箭的2017-18赛季绝对会让你根本停不下来,越挖越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