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地亚足球(1990年世界杯)

2022-09-06 12:24:45 体育资讯 yemeh

克罗地亚足球



本文目录一览:



莫德里奇

已经36岁的莫德里奇仍是克罗地亚国家队的核心球员,不出意外明年的世界杯上还能一睹他的风采。在不知不觉中,这位身穿 10号球衣的球员已在皇马度过了9年,在梅西、C罗称霸西甲的年代,可能很多人的目光都被这二者吸引,但莫德里奇在中场的作用也堪称大师一般。

与传统的“兽腰”所不同,莫德里奇是那种身高不高,也不够强壮,速度也不够快的球员,但他的球感,脚法和球商,优秀的短传能力,以及对球的预判能力,使得他能够与哈维、伊涅斯塔等中场大师相提并论。

拉基蒂奇

如果没有莫德里奇,最近十年的克罗地亚足球领军人就是拉基蒂奇,他和莫德里奇的组合是2018年世界杯,克罗地亚能打进决赛的关键人物,个人认为那届世界杯克罗地亚最强大的就是中场,他和莫德里奇的存在,有一点像当年英格兰的兰帕德和杰拉德,但实际效果却又比“双德”更出彩。

拉基蒂奇在巴萨可以说经历了一段不愉快的经历,从回到塞维利亚的转会费就不难看出,区区350万欧,这完全就是白送的价格,我始终认为拉基蒂奇不过是巴萨高层混乱的一个牺牲品,在巴萨六年,把人生中最好的时光留在那里,但最后却以不体面的方式离开,所以当塞维利亚面对巴萨时,拉基蒂奇表现得很兴奋,他不光是要证明自己,更多的是想为塞维利亚赢得胜利,这是他作为塞维利亚队长所必须的。

佩里西奇

又一个克罗地亚中场球员,从他坚毅的目光中就能看出,佩里西奇是一个意志坚定,体力充沛的球员,在国米他通常被安排在边路,通过他的速度和超强的奔跑能力去撕裂对手的防线,所以他更像一个突击手,至于组织和攻防转换这样的细活就别找他了。

科瓦契奇

国米的克罗地亚球员是真不少,科瓦契奇也是从国米出去的,他来到皇马和莫德里奇做过队友,然后又来到了切尔西。不过在克罗地亚优秀的中场球员实在太多,科瓦契奇名气稍显低了一些,好在他更年轻,在莫德里奇退出以后,属于他的舞台同样广阔。

布罗佐维奇

同样是来自国米的中场球员,有时候你不得不问国米到底有多少克罗地亚的球员?布罗佐维奇在国米的位置也很简单,主打后腰,在国家队同样也是如此,在国米布罗佐维奇被球迷们称为“B司令”,而上一位被称为“司令”的球员正是坎比亚索,就足见布罗佐维奇在球队的作用了。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在2018年世界杯上,布罗佐维奇出任单后腰,在半决赛2∶1逆转英格兰的比赛中,布罗佐维奇全场跑动距离为16339米,这也创造了俄罗斯世界杯的最长跑动记录,同时还有86次传球且成功率高达90%,有人称他为“国米皮尔洛”,你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洛夫伦

虽然洛夫伦已离开了利物浦,现在在泽尼特效力,但在利物浦后卫缺阵最严重的时候,很多利物浦球迷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他,在利物浦6年,他勤勤恳恳,为人谦逊,在他离开之时,克洛普也盛赞洛夫伦是“球队的传奇”,并且队长亨德森还赠送了他一件复刻的英超冠军奖杯。

克拉马里奇

虽然在这里很想写效力AC米兰的雷比奇,但个人觉得在霍芬海姆效力的克拉马里奇更有意义,在霍芬海姆他效力5年有余,出场193次打进98球,而雷比奇在法兰克福和AC米兰的总进球数才47个。

在本届世界杯预选赛,克拉马里奇顶在锋线上,取代了已经退役的曼朱基奇,不得不说克罗地亚虽然中场强大,但锋线上人员储备确实差了一些,在德甲的射手榜上克拉马里奇虽算不上顶级射手,但在助攻榜上他却是名列头名,在与霍芬海姆合同还剩下一年的情况下,克拉马里奇的下一站会是意甲联赛,米兰、国米、尤文都是他潜在的下家。

曼朱基奇

曼朱基奇虽然已经退役,但才35岁的他,至少还可以再打两年,退役的原因不必再说,我始终觉得,克罗地亚的锋线没有他总要差点什么,1米90的身高加上他对比赛的投入和专注,不光是最后在米兰甘当替补还是在尤文拿到的那些荣誉,没有人会认为这个热血的球员离开过绿茵场。

我始终觉得,曼朱基奇所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足球,当这种感觉渐行渐远的时候,他选择了离开,但在他高大的身影背后,你始终记得那年有个硬汉倒钩射门的瞬间。




1990年世界杯

一座金杯、一夏疯狂,世界杯甚至已经不再只是球迷的节日,更是全民的狂欢。这一次带来的是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那一年有着太多的特殊性,尤其是对于中国老球迷来说,留下了太多特别的回忆。

【最回味无穷的开幕式 :圣西罗球场见证经典】

不知道是不是墨西哥开创了先河,4年之后的意大利成为了第二个两次举办世界杯的国家。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开幕式是在米兰进行的。在米兰圣西罗球场上,意大利人向世界贡献了可能是迄今为止世界杯史上最为经典的一场开幕式表演。在很多老球迷的心中,哪怕是已经过去多年,却依旧回味无穷。

美丽的姑娘,靓丽的装扮,不断地冲击着球迷的视觉感官,意大利人成功地将现代化十足的艺术感与足球融合到了一起,将属于亚平宁的文化艺术风格直接地展现在全世界的面前。最为难得的是,这大量的元素被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意大利人又能做得天衣无缝,恰到好处。

【吉祥物:奇奥 & 比赛用球加上强化涂层】

意大利人选择的吉祥物,也跟他们开幕式上的时装表演一样充满了现代感。

通过用意大利(ITALY)的五个英文字母所构成的几何图案,结合上足球一同组成了一个叫做奇奥(Ciao)的吉祥物。看上去,奇奥有着象是乐高玩具,它是由意大利国旗的红白绿三色组成。“奇奥”这词,也是意大利语中最常见的问候用语。

1990年的世界杯用球,名字叫做伊特鲁利亚(Etrusco Unico)。这款足球的名字来源于意大利古老的伊特鲁里亚文化,因此我们也能看到皮球每一块的三角形嵌面上,都印有三个伊特鲁里亚狮头的图案。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款的皮球表面,还涂上了一层强化涂层,来保证皮球的耐磨和防水效果。

【24强聚首亚平宁,那是一个小组第三也有望晋级淘汰赛的时代】

在意大利进行的第14届世界杯上,一共有24支球队入围最终的决赛圈。本届比赛的赛制与1986年是一样的,24支球队一共分成6个小组。经过小组赛后,每组的前两名晋级之后的淘汰赛。在另外一个方面,四支成绩最好的小组第三也将获得进入下一轮的资格。

从分组中我们可以看到,阿根廷作为卫冕冠军,在小组赛阶段可谓是一路蹒跚。他们在首战输给喀麦隆之后,最终只能以成绩较好的小组第三身份晋级。同样在小组赛阶段非常艰难的还有荷兰队,当时刚赢得了1988年欧洲杯冠军的他们,小组赛三战三平侥幸晋级。

随后的淘汰赛中,阿根廷人却一路坚挺杀入决赛。荷兰人则没有那么幸运,他们在16强战中输给了最终的冠军德国。在这个美丽的亚平宁夏天,喀麦隆的黑马狂奔也成为了一道华丽的风景线。

【最佳球员& 金靴奖:斯基拉奇】

1990年世界杯开战之前,意大利队主帅维奇尼在几番犹豫之后做出了一个关键性的决定。当时意大利备战世界杯的22人阵容里,已经挑满了21人。老帅最终完成了他一生中最英明的决定,因为他选中的球员名字叫做:萨尔瓦托雷•斯基拉奇。

意大利人在世界杯首战中与奥地利苦战了70分钟难分上下,0-0的平局让老帅有些焦急。74分钟时,意大利队进行换人,球队碌碌无为的先发前锋卡尔内瓦莱被换下,替换他出场的正是斯基拉奇。仅仅只用了4分钟,这名刚出场的中等身材球员用一次门前甩头破门,帮助意大利人赢得1比0的开门红。

随后的比赛里,斯基拉奇开启了自己每次先发都进球的神奇表演。这是他在那届世界杯上最漂亮的进球,他用一脚势大力沉的凌空破门,帮助球队打开胜利之门。

在1990年世界杯上,意大利队最终打入四强。斯基拉奇一共打入6球,一个人包揽了1990年世界杯的金靴奖和金球奖。

1990年世界杯赛的最佳阵容:(队形442)

门将:科内霍(哥斯达黎加)

后卫:布雷默(联邦德国)、沃克(英格兰)、巴雷西(意大利)、尤尔金霍(巴西)

前卫:加斯科因(英格兰)、马拉多纳(阿根廷)、马特乌斯(联邦德国)、希福(比利时)

前锋:克林斯曼(联邦德国)、斯基拉奇(意大利)

【经典战1:喀麦隆揭幕战1-0爆冷战胜阿根廷】

1990年世界杯揭幕战上演了世界杯史上最大的冷门之一,甚至之后一直都被作为非洲足球在世界杯史上的经典案例反复提及。面对马拉多纳领军的卫冕冠军阿根廷,喀麦隆完成了一场不可思议的1-0胜利。

在这场比赛进行到第67分钟的时候,当时喀麦隆已经被罚下一名球员。结果这次奥曼•比耶克在一次角球进攻中,用他不可思议的弹跳,力压阿根廷后卫将球砸进球网。

随后的比赛中,喀麦隆哪怕再被罚下一人,不过9人作战的情况下,球队依旧众志成城,将1比0的比分保持到了终场。比赛中,喀麦隆门将恩科诺其实球队的最大功臣,阿根廷哪怕在比赛中,完成了超过10次的射正,马拉多纳、布鲁查加和鲁杰里都有取得进球的机会,却一一遭遇恩科诺的封堵,终于完成了世界杯史上最伟大的冷门之一。

【经典战2:阿根廷1-0巴西---马拉多纳的世纪助攻】

1990年世界杯上,有一场比赛同样成为传世佳作。在16强淘汰赛上,巴西与阿根廷狭路相逢。这对南美足坛的老冤家之间的对抗,总是犹如火星撞地球。

比赛的第81分钟,之前一直处于场面弱势的阿根廷,依靠着马拉多纳突然发力。阿根廷球王在中路位置带球推进,在连续过掉了3名巴西防守人,随后又在吸引了四名巴西后卫的情况下,马拉多纳漂亮地送出一记反角度的传球,给到了跑出单刀机会的卡尼吉亚。后者冷静破门,这一次的助攻,也成为马拉多纳毕生的经典,被无数球迷奉为“世纪助攻”。

【经典战3:半决赛德国点球大战后淘汰英格兰】

这场德国与英格兰之间半决赛,可以说是星光闪耀。当时德国这一边由三驾马车领衔,英格兰方面同样拥有莱因克尔、加斯科因、普拉特等名将坐镇。

虽然西德人率先通过一次任意球射门取得领先,不过在比赛的第80分钟,英格兰球员帕克在右路起球,禁区之内他们的最佳射手莱因克尔再度发威。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进球的机会,晃开防守球员之后,用他的左脚将球送进德国网底,双方带着1比1的比分进入点球大战。

在瓦德尔罚丢点球,德国人晋级决赛之后,贝肯鲍尔高举起了双臂庆祝胜利。在另外一边,加斯科因的眼泪,让人更加惋惜那支或许是历史上最有才华的英格兰就此告别。

【黑马狂奔的喀麦隆:38岁的米拉大叔】

从首场比赛中,战胜卫冕冠军阿根廷开启了自己的传奇之路,喀麦隆一路杀入了世界杯的八强。

比耶克这一次的弹跳高度,让人吃惊。喀麦隆在那届世界杯上,有着太多不可复制的神奇。

那届世界杯上,已经38岁的“米拉大叔”谱写了一段不可复制的神奇。他在出场的5次比赛里,都是作为替补出战,却收获了4个进球。16强战对阵哥伦比亚,米拉又是替补出场,加时赛中,哥伦比亚的“疯子门将”伊吉塔遭遇米拉断球,后者破门得分,将喀麦隆送进了8强。尽管在1/4决赛中,球队负于英格兰,不过喀麦隆还是创造了非洲球队在世界杯上的最好成绩。

【马特乌斯帮助德国赢得冠军】

1990年世界杯上,德国人迎来了他们的英雄。29岁的马特乌斯率领着那支强大的西德队登上了最高峰,他们先是在小组赛4-1击溃南斯拉夫,马特乌斯个人独中两元。随后对战阿联酋的比赛里,马特乌斯再次完成进球。淘汰赛上,面对三剑客领军的荷兰人,德国队度过了最大的难关。根据之后的回忆,战胜强大的荷兰让那支德国队坚定了夺冠的自信。8强战中,马特乌斯的点球命中,帮助德国人小胜捷克斯洛伐克。半决赛时,面对那支才华横溢的英格兰,德国人在点球大战中胜出,挺进决赛。

面对4年前在决赛中战胜自己的阿根廷,德国人完成了复仇。他们用一个点球,1比0将马拉多纳的球队击倒。由于卡尼吉亚停赛,那场比赛中,马拉多纳显得形单影只。

尽管马拉多纳在那场决赛的失利后潸然泪下,不过他还是对马特乌斯送上了敬意。在日后马拉多纳的自传里,他是如此描述的:“马特乌斯是我一生中最好的对手,无人能与之相比。”

【阿根廷给巴西“下药”】

虽然在对战巴西的16强战中,因为马拉多纳的“世纪助攻”让阿根廷晋级。不过在多年之后,因为“下药”事件,让这场比赛争议不断。

当时的阿根廷主教练比拉尔多,之后被指控安排本队的理疗师给巴西队员“下药”。当时的巴西球员布兰科接过了阿根廷理疗师迪洛伦佐递过的一个绿色水瓶,他先是把水浇到头上解热,随后又将剩余的水一饮而尽。让人吃惊的是,当时马拉多纳阻止了队友奥拉蒂科奇亚来喝水,他放声大叫:“别喝这瓶,喝另外那一瓶的水。” 一位叫做里卡多•戈塔的老

【 《意大利之夏》 :一首难忘的主题曲】

1990年的意大利世界杯上,在开幕式上放出的那首《意大利之夏》成为传世佳作。从这首世界杯主题曲里,我们能够感受到亚平宁半岛上的浪漫海风,以及这个国家对于足球的热爱。海蓝的天空,在这个蓝色的国度,荷尔蒙被琴弦拨动,足球的梦想荡漾在每一个球迷的心头。

创作这首歌曲的人,恰恰就是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写出主题歌《心手相连》(Hand in Hand)的意大利“迪斯科教父”乔吉奥•莫罗德尔。这首《意大利之夏》随后又推出了英语版的《争取第一》(To Be No.1),之后更是在全球广为传唱。这首歌曲甚至还有一个粤语版:《理想与和平》,在中国大地也有着广泛地传唱度。

【 一届进球数最低的世界杯:场均2.21球】

1990年世界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意大利土地上进行的缘故,平均的进球数达到了历史最低,场均只有2.21球。淘汰赛阶段,更是多场比赛只能依靠点球大战来分出胜负。就连最终的决赛赛场,冠军西德队也只是通过点球破门,才赢得胜利。他们的对手阿根廷,更是成为了第一支在世界杯最后决赛上没有进球的球队。

【最终的世界杯决赛中,出现了多项的“第一次”】

1990年世界杯的决赛舞台,出现了太多世界杯历史的第一次。首先是同一个球队连续出现在三届决赛中:德国队继1982年和1986年连续屈居亚军之后,终于在1990年夏天加冕。这个成绩之后被巴西队超越:他们在1994年赢得冠军、随后1998年杀入决赛输给法国、又在2002年再度加冕冠军。

在另外一个方面,这也是同样的2支球队在连续的两届世界杯决赛中相遇:阿根廷与德国在1986年决赛中有过交锋,不过当时败北的德国人,在1990夏天复仇阿根廷。

(木木旦)




克罗地亚足球明星

莫德里奇

已经36岁的莫德里奇仍是克罗地亚国家队的核心球员,不出意外明年的世界杯上还能一睹他的风采。在不知不觉中,这位身穿 10号球衣的球员已在皇马度过了9年,在梅西、C罗称霸西甲的年代,可能很多人的目光都被这二者吸引,但莫德里奇在中场的作用也堪称大师一般。

与传统的“兽腰”所不同,莫德里奇是那种身高不高,也不够强壮,速度也不够快的球员,但他的球感,脚法和球商,优秀的短传能力,以及对球的预判能力,使得他能够与哈维、伊涅斯塔等中场大师相提并论。

拉基蒂奇

如果没有莫德里奇,最近十年的克罗地亚足球领军人就是拉基蒂奇,他和莫德里奇的组合是2018年世界杯,克罗地亚能打进决赛的关键人物,个人认为那届世界杯克罗地亚最强大的就是中场,他和莫德里奇的存在,有一点像当年英格兰的兰帕德和杰拉德,但实际效果却又比“双德”更出彩。

拉基蒂奇在巴萨可以说经历了一段不愉快的经历,从回到塞维利亚的转会费就不难看出,区区350万欧,这完全就是白送的价格,我始终认为拉基蒂奇不过是巴萨高层混乱的一个牺牲品,在巴萨六年,把人生中最好的时光留在那里,但最后却以不体面的方式离开,所以当塞维利亚面对巴萨时,拉基蒂奇表现得很兴奋,他不光是要证明自己,更多的是想为塞维利亚赢得胜利,这是他作为塞维利亚队长所必须的。

佩里西奇

又一个克罗地亚中场球员,从他坚毅的目光中就能看出,佩里西奇是一个意志坚定,体力充沛的球员,在国米他通常被安排在边路,通过他的速度和超强的奔跑能力去撕裂对手的防线,所以他更像一个突击手,至于组织和攻防转换这样的细活就别找他了。

科瓦契奇

国米的克罗地亚球员是真不少,科瓦契奇也是从国米出去的,他来到皇马和莫德里奇做过队友,然后又来到了切尔西。不过在克罗地亚优秀的中场球员实在太多,科瓦契奇名气稍显低了一些,好在他更年轻,在莫德里奇退出以后,属于他的舞台同样广阔。

布罗佐维奇

同样是来自国米的中场球员,有时候你不得不问国米到底有多少克罗地亚的球员?布罗佐维奇在国米的位置也很简单,主打后腰,在国家队同样也是如此,在国米布罗佐维奇被球迷们称为“B司令”,而上一位被称为“司令”的球员正是坎比亚索,就足见布罗佐维奇在球队的作用了。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在2018年世界杯上,布罗佐维奇出任单后腰,在半决赛2∶1逆转英格兰的比赛中,布罗佐维奇全场跑动距离为16339米,这也创造了俄罗斯世界杯的最长跑动记录,同时还有86次传球且成功率高达90%,有人称他为“国米皮尔洛”,你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洛夫伦

虽然洛夫伦已离开了利物浦,现在在泽尼特效力,但在利物浦后卫缺阵最严重的时候,很多利物浦球迷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他,在利物浦6年,他勤勤恳恳,为人谦逊,在他离开之时,克洛普也盛赞洛夫伦是“球队的传奇”,并且队长亨德森还赠送了他一件复刻的英超冠军奖杯。

克拉马里奇

虽然在这里很想写效力AC米兰的雷比奇,但个人觉得在霍芬海姆效力的克拉马里奇更有意义,在霍芬海姆他效力5年有余,出场193次打进98球,而雷比奇在法兰克福和AC米兰的总进球数才47个。

在本届世界杯预选赛,克拉马里奇顶在锋线上,取代了已经退役的曼朱基奇,不得不说克罗地亚虽然中场强大,但锋线上人员储备确实差了一些,在德甲的射手榜上克拉马里奇虽算不上顶级射手,但在助攻榜上他却是名列头名,在与霍芬海姆合同还剩下一年的情况下,克拉马里奇的下一站会是意甲联赛,米兰、国米、尤文都是他潜在的下家。

曼朱基奇

曼朱基奇虽然已经退役,但才35岁的他,至少还可以再打两年,退役的原因不必再说,我始终觉得,克罗地亚的锋线没有他总要差点什么,1米90的身高加上他对比赛的投入和专注,不光是最后在米兰甘当替补还是在尤文拿到的那些荣誉,没有人会认为这个热血的球员离开过绿茵场。

我始终觉得,曼朱基奇所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足球,当这种感觉渐行渐远的时候,他选择了离开,但在他高大的身影背后,你始终记得那年有个硬汉倒钩射门的瞬间。




克罗地亚足球视频

大家最近可能被冷门搞得有点虚啊,法国、德国、意大利,都先后栽了跟头。

今天西班牙的支持力度这么大,会不会太热了?导致所谓的“大热必死”呢?


其实啊,西班牙可能并没有那么热。

克罗地亚这个世界亚军的形象,本身会带来一定的拉力。

小组赛打英格兰只是1球小负,打苏格兰是1-3的大胜,战绩也不算差。

而西班牙呢?瑞典和波兰都拿不下,全靠杜布拉夫克那个百年一遇的乌龙球才撬开斯洛伐克的防线。

这种表现,全世界都看在眼里,很难得到太多信任。

如果门槛浅一点,可能支持西班牙的球迷会更多。

但门槛都这么高了,还有多少人会去呢?

这么高的门槛,到底可不可信?咱们一起从基本面来破解它。


克罗地亚存在三个问题,会让他们很有难度,去跟西班牙对抗。

第一个问题,阵容不齐。

大家都知道的,佩里西奇确诊了,大概是被苏格兰传播的吧,反正至少要隔离10天。

他打了三场小组赛,贡献了2球1助攻。光看这个数据,很厉害,再看细节,你会发现,更厉害!

打捷克,他触球只有42次全场最少,却把握住了一个xG值仅有0.13的进球机会,保住了克罗地亚的晋级希望。

打苏格兰,生死战,他先在1V2的情况下,精准头球摆渡给弗拉西奇,拿到领先优势,又用一记高难度的头球,彻底杀死比赛。

这种打过世界杯决赛、拿过欧冠的老将,对于有些青黄不接的克罗地亚来说,是关键时刻的杀手锏。

这种核心球员,少一个,都是巨大损失。


第二个问题,克罗地亚对禁区的保护,做得很差。

打苏格兰,让对手在禁区内射门7次,占比63%。

打特别能跑的捷克,让对手在禁区内射门8次,占比72%。

这种表现,遇到西班牙怎么办?

西班牙也好、德国、或者意大利也好,这种无锋传控队的终极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要通过各种传跑配合,渗透进对手禁区,完成射门。

他们最怕的,是大巴阵。密集的人墙,会让他们很难渗透。

如果你克罗地亚打捷克和苏格兰,都保护不好自己的禁区,那么,实力更强的西班牙,可能就不会怕你了。


第三个问题,克罗地亚的体能有点差。

三场比赛打下来,他们全队只有科瓦契奇一个人,跑动距离能排到欧洲杯决赛圈,所有球员的前100名。

队内跑动距离第二的,居然是马上就36岁的魔笛!

西班牙的平均年龄只有26岁,体能好得很,打斯洛伐克是直接冲到别人禁区门口去疯狂逼抢的。

如果要比平均跑动距离,克罗地亚连西班牙的前5都进不去。

而且,西班牙的阵容深度,比克罗地亚好得多,如果克罗地亚不能早早取得优势,越拖下去,克罗地亚是越吃亏的。


而西班牙这边呢?最大的敌人,其实是他们自己。

他们之所以被瑞典和波兰逼平,并不是说恩里克的战术太差、或者球员们配合不好。

论战术效果,他们是完全打出来了。

那两场比赛里,西班牙总共获得了10次绝佳得分机会,总xG值是5.3。

之所以只进了1个球,主要还是前锋发挥太过离谱。

但怎么说呢?莫拉塔曾经是马竞队内射手王,而莫雷诺是这赛季的西甲铜靴。不太可能,每天都是这种中甲级别的发挥啊。

有时候,信心和感觉,一旦找到了,状态就来了。

用恩里克的话说就是,他们就像一瓶即将打开的香槟,一旦打开了,就能拿出最好的状态。

在世界大赛中,慢热不一定是坏事。10年世界杯,西班牙开局就输给了瑞士,但最后却拿到了冠军。

传控球队,本来就容易慢热,但热起来了,就厉害了。

时间关系,基本面就聊到这。

支持力度方面呢?大家可以对比一下。

这个0.75,几乎已经等同于身价世界第一的英格兰,在主场!打克罗地亚的支持度了。这可是中立场啊!人家英格兰还是第三号夺冠热门呢!

这么强势的态度,可能就意味着,西班牙今晚常规时间内的战绩,不会比英格兰差,90分钟内解决比赛,净胜一个起步吧!

好了,今天的其它比赛,小酒依然会在下午给大家发送文字分析。有什么不清楚的可以问我。

动动手指,点点关注点点赞吧!


今天的内容先分享到这里了,读完本文《克罗地亚足球》之后,是否是您想找的答案呢?想要了解更多克罗地亚足球、1990年世界杯相关的体育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站,是给小编最大的鼓励。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