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纸媒时代,写足球评论的几个名记,如周文渊、马得兴、李承鹏,后来有了董路。
那时的周文渊比现在写得好,有责任感肯用心。马得兴呢,看其文章有个明显的感觉,这就是个入错行的南郭先生。既不爱好、也无才华,纯粹是来这行混口饭吃。每周一篇流水账,他写得痛苦,读者看得更加痛苦,纯属互相折磨。但那时,一张报纸,就这几篇文章,咬着牙当奇葩文也得看完。
现在回头想来,都是笑谈。可当时每周就体坛、足球两份报纸。首先一上手,必定是先找李承鹏的文章。接着再看周文渊的,然后再是董路依次看完。
所以,先不论足球认知水平高低,至少李承鹏的文章肯定是最有趣的。他做文章,就像个无门无派、无师自通的厨师。能把那些看似毫不相干的一堆材料,给你一勺烩咯!再端上桌来一尝,口感奇特五味皆全。有时写高兴了,一通嬉笑怒骂过后,已是离题万里。待醒过味来,再一把拉回,真的让读者读来非常有趣,更不会让你无聊。
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不足?那就是因为太有才,联想太过丰富,比喻太过大胆。如此,自然也难免让看惯了正统文风的人,会有些不适,批其有卖弄文采之嫌。
说到最后,顺便提一下董路,他最早也是从模仿李承鹏开始。今天这样说他,董路肯定不服。但当年,如果说他的文章,写得像李承鹏,那他绝对会兴奋到失眠。
这就是差距,如今也已时过境迁。都说性格即命运,李承鹏桀骜不驯的个性,也将自己逼上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
挺有意思的问题。一来是因为在这个全民自媒体的时代,类似李承鹏这样的 体育 圈意见领袖,已经不再像过去那么聚拢;二来是李承鹏已经远离公众视线许久,甚至很多年轻的球迷朋友都不知道这个人。所以重温下李承鹏这个人,倒也是件有趣的事。
遥想当年,随着甲A联赛的红火兴起,足球市场一片繁荣。因关注度高,市场供需关系顺畅,国内各种足球专业报多达百家,媒体记者成百上千,号称“八千足记”。在足球激情燃烧的时代,各种写法、各种风格百花齐放,产生了一批饮誉足坛的名编名记,优秀的足球记者批量涌现。
其中,也分为几个流派,比如以《***》汪大昭为代表的传统正派,做新闻讲究严谨客观,在行业内也算德高望重的前辈;另外,还有《体坛周报》马德兴为代表的“权威派”,喜欢挖一些所谓的独家和内幕,让自己成为圈里圈外的意见领袖,当然了无论圈内圈外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再有便是张晓舟、李承鹏为代表的“南方系”,这些人大多中文系出身,擅长舞文弄墨,文采斐然,但实际足球理论和对技战术的理解分析并不是特长。
在那个年代里,除了汪大昭这样的前辈外,其余流派彼此之间其实都多少有些互相看不起的。比如,马德兴们会认为李承鹏们不懂足球,只是卖弄文字罢了;而李承鹏们会认为,马德兴们只会整天挖空心思去制造一些捕风捉影无从考据的新闻,失去道德底线。所以,经常会出现彼此之间在博客(那时还没有微博),在版面上的互相攻击,甚至还闹到过法庭之上。不过,在互撕这条路上,显然李承鹏要更胜一筹,因为李承鹏的才华远在马德兴之上,就连骂人也更加艺术更有文化。
如果仔细阅读过李承鹏的文字,你会发现,关于足球比赛本身的技战术分析,双方的数据分析,球员特点和发挥等等,其实篇幅是较为有限的。他的文字里,更多的是一种天马行空的思维逻辑,给人一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并且通读古今的感觉,最后再又硬生生拉回到足球,往往一篇球评能够写成一篇杂文,嬉笑怒骂尽在其中。再加上身上的那股“侠气”,所以经常会出一些引起轰动的作品,比如揭黑等等。
其实这样的文风也符合李承鹏自身的特点,毕竟他是川师大中文系毕业,文字水平在“八千足记”里绝对是佼佼者。而这样的文风也深受不少读者喜爱,李承鹏也一度风生水起。据传,李承鹏最巅峰的那些年,有杂志跟他的约稿开价是10元/字,也就是说,一篇千字的文章,稿费就高达万元,所以你可以想象,单靠写稿、出书,那几年的李承鹏赚了有多少钱。
只不过,后来的李承鹏就有些剑走偏锋了,或许在他本人看来并非这样,但至少以我这样一个算不上他的粉丝但还算读过一些他作品的人看来是如此。从一个球评人,慢慢成为公知。在微博上,经常发表一些让人看起来读起来不那么舒服的言论,直到几年前被微博被销号。最近这三四年,更是几乎销声匿迹,听不到什么关于他的消息。
总言之,李大眼不说球,还是挺遗憾的一件事,至少他曾经带来了完全不同的阅读感受,因为能够让 体育 的文字有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李大眼和他当年南方系的那些同事们做到了,而现在,那样的风格越来越少见了。只有马德兴们,还守在了中国足球报道的一线。这么说来……也是不容易了。
就是各种炮轰,曾经足球报的王牌,那时候足球报和体坛周报平起平坐,李承鹏,董路,黄健翔三个铁哥们,李承鹏是中国足坛最敢说实话的,先后被足协封杀近二十次,最终辈分离开中国足球,退出前写下了(中国足球内幕)这本书,书中说出了沈瑜之战,和泰达国际假球案,后来由于微博上透露各种官场内幕以及一些不正当言论,导致无法在中国立足,而去了美国。
李承鹏,人称大眼哥,著名足球记者。他是纸媒时代最著名的几大足球评论者之一,与他同时代的还有马德兴、周文渊等人。因对当年的足球环境不满,李承鹏宣布退出足球圈,这一离开走的潇洒,从此他再也没有回来。
李承鹏出生于新疆,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这使得他拥有了深厚的文字功底,也为他日后的 体育 评论打下了基础。1990年毕业后,李承鹏并未从事文学创作或教育工作,他选择成为一名 体育 记者,自1990年至2008年期间,李承鹏先后供职于《四川 体育 报》、《成都商报》以及《足球报》等媒体,他所从事的都是 体育 记者和评论员的工作。由于为人正直,敢直面于黑暗,点评犀利,为他吸引了众多粉丝,也正因为这样的性格,也为他带来了诸多的麻烦。由于不满当年中国足球的假赌黑,李承鹏毅然决定退出足球圈。
个人觉得,李承鹏在当年的足球球评界属于大V级别,属于行业最顶尖的几名球评之一。
他属于典型的,辞藻华丽,言之无物的。
确实写得文采飞扬,文学水平在球评界拔尖,但是几乎不看球,即使是论情怀,对足球文化的熟稔,和颜强也差着几条街,完全就是靠着想象力,以及「热情」。
他的球评属于 社会 评论,足球只是个壳子,所以如果是涉及中国足球,针对 社会 现象还是能针砭时弊,很辛辣,但如果是国际足球范畴,那就成了掉书袋、YY的短篇空想武侠小说了,看下来就记得他各种比方,各种文学梗,然而你对这场球赛,不会有任何了解,论信息量是没有的,论技战术,更是完全不存在的?
2006世界杯,我记得看过一期他、白岩松、黄健翔的一个世界杯预热谈话节目,其中有一段,讲他94年看球,晚上没时间,然后白天怎么躲避新闻,躲避周围的人聊球来保持悬念看录播,说的是荷兰VS法国那场,非常生动,然而法国那年都没进世界杯。
说大眼是个足球评论员,我觉得不太全面。他应该是个 社会 工作者。通过足球这个窗口,表达对当时 社会 上一些不公不义之事的个人看法。获得了很多粉丝的认同。我很钦佩他正直的性格,侠义的心肠,无所畏惧的勇气。但,一个人的力量终究太过渺小,过于理想化的堂吉诃德式的行为,注定了结局。希望他心灵圆满,一切顺利。
如果将中国的“球评”也看做是一段 历史 ,那么李承鹏绝对是开先河的人物。毫不夸张的说,他给中国足球文化带来的冲击,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完全消散,只不过是隐藏在某些角落而已。
在李承鹏出现之前,中国的足球评论基本还处于“说球就是球”的地步,所有的分析、评论无法摆脱比赛本身那个框架;而李承鹏的足球评论则开启了“说球但不仅是球”的新模式,他用自己犀利的文笔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将足球评论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对于后来者的影响留存至今。
李承鹏的黄金时期应该是他在成都那几年,当年四川球市的火爆正好为他的快速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土壤,而他足球写作的巅峰期应该是在1998年世界杯,当年很多人买一份《成都商报》,就是冲着李承鹏而去——这绝非夸张。李承鹏的文字带给人的感觉是酣畅淋漓,绝不拖泥带水,将一场足球赛能够写出一部大片、一场顶级秀甚至是一场战争的感觉。代表作有98年世界杯英阿大战的球评《残忍轮盘赌》,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再搜出来看看。
但是李承鹏的下滑速度和他的崛起速度一样惊人,个人作为,当他南下加盟《足球报》之后,其主要心思已经不完全在写作上,这使得他的文章质量开始出现明显下滑。后来的李承鹏拥有太多的个人名片——反黑斗士,意见领袖、新潮作家等等,但是这些都无法达到他当年“球评人”的高度。他后来创作的几本小说,论才气,也就是二流甚至三流的水平,在文化圈内几乎没有引起什么反响。
做一个也许不是很恰当的评价,李承鹏对于中国足球而言就好像周杰伦对于中国乐坛一样。周杰伦开启的“中国风”成为一个时代的领潮者,迎来追随和模仿者无数,而李承鹏带来的评论风格,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那一段时期的足球写作方向。《南方 体育 》的张晓舟,在风格上和李承鹏非常相似,但是名气要逊色不少;至于李桐,几乎完全就是李承鹏的模仿者,但是很长一段时间他的身份就是《体坛周报》头号评论员,直到周文渊后来用一种完全不同的写作风格逐渐上位。
周杰伦在大红大紫之后的创作才华与日俱减,近年来几乎再没有经典作品问世,很多时候只能上一些综艺节目刷一刷存在感。而李承鹏在这条荒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到后来他完全丢弃了自己的老本行,在2006年世界杯前后,他就需要上一些电视节目才能博取一些眼球,再后来他逐渐隐形,直到现在变得完全销声匿迹。
李承鹏的球评甚至杂文,其实不怎么样。印象深刻的是他和马德兴闹架要打官司,说了一个段子:某年某月某日在西亚聚在一起聊天,他问马三点水写个来读什么,马说不知道,李说就读来;接着问三点水写个去字读什么、马说读去。李说,这个读法,文盲,我得好好给你普及法。
李的球评就如这样,抖机灵有余扎实内容不足。包括他的杂文。
至于他的小说,什么寻人启事之类,就完全是初中毕业生水平,没有入行。
大眼的专业水准介于资深球迷和职业之间,
他的球评不侧重于专业点评,偏向于嬉笑怒骂的杂文风格,喜欢他的人觉得很有阅读快感,不喜欢的人认为言之无物。读者两极分化的比较严重。
汶川地震对他影响很大,他第一时间去第一线,目睹太多阴暗面,从此从愤青变成公知,也见识了以前崇拜的大哥的虚伪一面(白xx),因而割袍断义。
最后感慨一句,这几年的三个聪明人,罗永浩,韩寒,李承鹏,老罗去忙实业,韩寒专心赛车,大眼去国外镀金,都转型的恰是时候,稍迟片刻,就是电视上承认少儿不宜的下场。
个人觉得李承鹏是当年足球界里文采最好的人,没有之一!绝对大才子!可惜了,现在人家基本不混足球圈了!再也看不到他聊足球,评论足球了!李承鹏评球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他个人观点总是那么特别!反正我是欣赏!
足球周刊的比较权威而且有看头,赛前有和fifa合出的官方观战指南赛后有意向柏林还是克鲁伊夫作序呢,反正就是比较好.深圳应该有的零卖,意向柏林7月27号全国上市,你也可以邮购,如果是会员35,不是会员38,就这样啦,支持周刊!!
98年世界杯在足球史上的影响有哪些?
1998年世界杯第一次扩军至32支球队,顶级强队参赛难度降低,比赛观赏性大幅度增强,被誉为近30年来最经典的一届赛事。
1、球员方面,齐达内、罗纳尔多共同主宰世界足坛
1998年世界杯决赛成为齐达内和罗纳尔多职业生涯的分水岭。决赛前,罗纳尔多距离封神只差一场比赛。但决赛中,罗纳尔多的低迷以及齐达内的梅开二度改变了这一切。1998年世界杯后的罗纳尔多职业生涯急转直下,几度遭遇严重伤病。除了2002年世界杯夺冠,捧得最佳射手之外,罗纳尔多在其他时候与齐达内的较量中处于下风。
齐达内决赛打进两球,跻身超级球星行列。2000年,齐达内率法国队获得了欧洲杯冠军;2002年,齐达内在欧冠决赛打进天外飞仙,首次夺得欧冠冠军;2006年世界杯,齐达内率领法国队闯入决赛,淘汰赛表现堪称完美,打进3球,奉献1次关键助攻;2016年,齐达内成为皇马主教练,率队获得欧冠三连冠。齐达内的职业生涯堪称完美,98年决赛成为其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
2、足坛格局方面:四豪门逐鹿,葡萄牙崛起,巴德衰落,英西萎靡
(1)四大豪门争霸国际足坛
①法国连夺两大锦标,开辟王朝。
法国队继1998年夺冠后,又在2000年获得了欧洲杯冠军,开创了法兰西王朝,此后这批球员在2006年世界杯取得亚军,相继谢幕。
②意大利运气不佳,2006年完美谢幕。
意大利拥有卡纳瓦罗、内斯塔、布冯、皮耶罗、英扎吉等一批年轻球星,连续在98世界杯和2000欧洲杯两度成为法国夺冠的垫脚石,一次点球落败,一次被金球决赛。2006年世界杯决赛,意大利点球击败法国捧起金杯,此役过后卡纳瓦罗、齐达内为代表的这一批优秀球员几乎同时谢幕。
③荷兰时运不济,半决赛两度遭遇点球落败。
荷兰队在1998年世界杯相继遭遇南美双雄阿根廷、巴西,并在点球大战中惜败巴西无缘决赛。2000年欧锦赛中,荷兰队在半决赛中点球惜败意大利,成就了托尔多的传奇。荷兰队连续2届大赛进入四强,皆点球惜败,冠军都是法国队,球队具备了问鼎世界杯和欧洲杯的实力,可惜两次擦肩而过。此后,荷兰队意外的未能入围2002年韩日世界杯,黄金一代就此落幕。
④阿根廷完成新老交替,壮志未酬。
帕萨雷拉执教阿根廷队后,大胆启用新人,克雷斯波、贝隆、萨内蒂等新秀担当大任,球队走出低谷。1998年世界杯,阿根廷点球战胜英格兰,随后对阵荷兰队,两度击中门柱,最后被博格坎普绝杀。帕萨雷拉离开后,疯子教练贝尔萨执教,阿根廷世界杯预选赛中所向披靡,成为2002年世界杯的头号夺冠热门球队。2002年世界杯,阿根廷意外的小组赛被淘汰,悲剧收场。
⑤葡萄牙黄金一代昙花一现。
1998年,葡萄牙无缘世界杯。2年后的欧洲杯,葡萄牙大放异彩,小组赛击败德国、英格兰,半决赛颇有争议地输给法国。菲戈一度威胁到了齐达内世界头号球星的地位。在2002年韩日世界杯,葡萄牙小组出局,黄金一代尴尬落幕。
(2)巴西、德国新老交替不顺
①巴西。1998年的巴西在80后球迷心目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但是这支球队却被高估了,主力阵容中邓加、桑帕约、阿尔代尔、塔法雷尔、贝贝托均已经年龄超过30岁,处于养老状态。世界杯结束后,罗纳尔多长期遭遇伤病,巴西队阵容进行了大规模调整,成绩糟糕,仅以南美区第四名成绩入围韩日世界杯,完全被阿根廷所压制。
②德国。德国在90年代遭遇人才断档,年轻新秀绝大多数未能成为超级巨星,已经40岁的马特乌斯甚至参加了2000年欧锦赛。德国在2001年世界杯预选赛被主场被英格兰5:1血洗,最终凭借附加赛勉强晋级世界杯。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这几年堪称德国足坛历史上最萎靡的时期。
(3)西班牙、英格兰表现萎靡。
①英格兰。1998年,贝克汉姆、欧文横空出世,令外界对英格兰充满了期待。2000年欧锦赛,英格兰以两个2:3不敌葡萄牙和罗马尼亚,糟糕的防守、错误的战术导致球队小组赛出局。2002年世界杯,英格兰击败宿敌阿根廷小组出线,在多打一人的情况下被巴西击败,且毫无机会,表现令人大失所望。
②西班牙。西班牙在1998年之后完成了新老交替,2年后的欧洲杯,西班牙4:3逆转南斯拉夫,惊险晋级。在淘汰赛中,劳尔罚失点球,球队1:2不敌法国。2002年的世界杯,传统豪门相继提前告别,西班牙在四分之一决赛中遭遇严重误判,无缘四强。两届大赛一次罚失点球,一次遭遇误判,西班牙并不走运。西班牙在大赛中没有获得强强对话的胜利,延续着预选赛之王的尴尬。
综上所述,98年这界世界杯是最精彩采的一界世界杯,这些精彩的瞬间定格了每一场令人难以忘记的比赛,定格了独一无二法兰西之夏,也定格了属于那个年代的足球记忆。
1块5,那时候读书经常买来抄一段,然后投给校广播站,播出来就有2块5
法国世界杯决赛内幕
--------------------------------------------------------------------------------
1999年10月25日 18:01 《足球》报
1998年7月,雅凯和扎加洛各自率领法国队和巴西队在’98 世界杯决赛中狭路相逢。卫冕冠军巴西队是夺标大热门,但东道主法国队表现得更加出色。在一场激动人心的精彩碰撞之后,法国队令人吃惊地以3∶0完胜上届冠军。十二个月后,英国《四四二》又将两位教头请到了一起,向各位阐述一些有关那场几乎匪夷所思的比赛的内情
(《四四二》记者):当你率领的球队打入世界杯决赛时,作为一名主教练,你有何感想?
(扎加洛):每位教练都希望率队打入世界杯决赛,全世界有那么多支球队为了决赛周的32个名额争个头破血流,而如果一支球队最终打进了冠军争夺战,那是很了不起的。当然我比任何人都想为巴西第五次捧起大力神杯,我自认为在决赛之前我干得还不错,幸运的是,巴西人在我们兵败归国时还是给了我们很多掌声。
:但是在巴西,人们对冠军的渴望不是很大吗?
:是很大,但公众能够理解球队的努力,这在巴西足球史上尚属首次(原文如此,扎帅健忘,巴西人在本土就拿过一次亚军 )。我们当然想拿冠军,但亚军同样是球队努力的结晶。
:雅凯先生,你在备战决赛时感觉如何?
(雅凯):决赛前夜的感觉很开心,不管结果怎样,我能有机会见到许多世界顶尖球员觉得很自豪。我们是世界杯东道主,整个法国都在热切盼望着决赛的到来。对我们来说,能和巴西队在一座可容纳八万人的体育场里交手真是太美妙了。我们得到了全法国的支持,绝无后顾之忧。
:决赛前你是否认为你已完成了任务呢?
:没有,我们要的是世界杯冠军! 尽管能打进决赛已是法国队历史最好成绩,但我们从不惧怕更大的挑战。巴西是去年世界杯上最好的球队,但我们在决赛中干得很漂亮,对于扎加洛教练来说,决赛的备战压力要比我多出一倍,我几乎没什么压力,但扎加洛得到的是“死命令”——只有赢球。
:确实有这样的要求,非常强烈的要求……
:如果在决赛中失利,你会得到扎加洛在巴西得到的同样待遇吗?
毫无疑问,是的,我得承认法国人是支持巴西队的。
:确实如此……
:对法国来说,巴西足球影响甚大,我们处处借鉴巴西的经验,几乎是巴西的翻版。因此当我们获胜后,我们的兴奋非同寻常——不仅因为法国成了世界冠军,还因为我们击败的是巴西队,这足以令我们无比自豪。
:我承认法国的冠军名副其实,但雅凯在此之前和我一样饱受批评,不是吗?
:是这样的。但那不是问题,只要足球运动一天还存在,主教练总是处于舆论攻击的中心。
:我只想说,很显然法国队应该赢得冠军,他们比巴西队还要强大。
:你是怎样准备与巴西的决赛的呢?
:很简单。巴西队场上十一名球员个个能够独当一面,那我们只有团结成一个整体,这是我们唯一的胜机。我们取胜的秘诀只有一个,那就是团结一致。
:那么扎加洛教练你在战术上是怎么安排的呢?
:在半决赛淘汰荷兰后全队信心十足,这对决赛作用很大。在被攻进第一个球后,我只希望上半场以0∶1的比分结束,那对我们十分重要。但令我灰心的是,齐达内以同样的方式攻进了第二个球,我觉得大势已去了。
:那罗纳尔多呢?他在哪儿?
:我记不清了,我只觉得全队有一种东西一下之间丧失了,没人再全身心投入比赛。
:雅凯教练,你知道罗纳尔多出了什么事吗?
:当我看到出场球员名单时,我觉得一定出了点问题,但绝没想到会是这样。其实我们自己也有类似的麻烦,齐达内在对意大利的比赛中有点呕吐,但我们从没想过他不能上场比赛。
:法国队为何在决赛周里起用了大量替补?
:我希望全队在决赛周里都能起到作用,我很早便决定所有球员都将获得上场机会,因此我们做了大量战术演变,事实证明这十分奏效。像布兰克在决赛中的缺席就没有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影响。
:齐达内在决赛里进的两个头球得益于他的跑位呢,还是凭运气?
:我得告诉扎加洛教练,角球战术我们练了很多次,在研究了许多巴西队的比赛之后,我决定让齐达内在角球发出时抢前柱这一点。因为巴西的后卫很少“照顾”那个区域,没想到真起了作用!没人知道,就在决赛前的那个早上,我们对此演练得已经很熟了。
:对挪威失利的阴影还笼罩全队吗?
:没有。
:但挪威显然对巴西构成了威胁。
:我很尊重挪威在对我们的比赛中取得的成绩,但事实上我们并没有认真对待与他们的比赛。
:之后又有了巴西球员在挪威看淫秽录像的丑闻……
:哦,是的。在我们所住的饭店里有此类录像,那大大影响了我们的战斗力,以致我们在奥斯陆2∶4失利。
:放弃罗马里奥是否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的肌肉仍有些毛病,我不能为他冒险。我曾答应过他会入选,但他的伤势确实严重。王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