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NBA90年代,火箭队绝对是那股硬核存在,毕竟拿了两个总冠军不是吹的,得力的功臣不少,而选秀顺位也成了粉丝们茶余饭后的津津乐道话题。今天咱们就来掰扯掰扯,那些年火箭队在选秀大会上到底咋选的,顺位靠前靠后,挖出了哪些红人和“黑洞”。
先从名单说起:
1990年,火箭在第2顺位选中奥斯卡·施密特(没错,就是那个巴西的垃圾时间得分王,虽然没在NBA混太久,堪称“选秀黑马”)。这一年火箭还抓到了一些潜力股,举个栗子,10顺位选的汤姆·菲奇也算半个笑面虎,虽然平平无奇,但曾经风光过一阵子。别以为只有高顺位才值得期待,低顺位也有好多惊喜呢。
1991年,火箭的顺位没有太出众,主要赌了一把价值观:主要靠后顺位挖宝,捡来了一些角色球员,给球队带来实打实的板凳深度。但这一年选秀最大的笑点就不得不提了,火箭直到后半段顺位才动一动,反而被后面遇见“小乔丹”的成就差点抢走了风头,唉!再后悔也没辙。
1992年,火箭拥有中等顺位,没有闪耀的高顺位签,但是挑了几个潜力年轻人,最著名的就是克莱德·德雷克斯勒的锤子弟弟——对,你猜对了,这年选秀火箭选的并不多,但每一位选手都是团队补强的拼图。
1993年比较有戏,火箭用手中的中顺位拿下了不少锋线球员,试图制造一个“三分利器”组合。虽然实力没达到爆炸级别,但中顺位的这些老铁,场上扎实稳定,笑面虎类型的角色球员,逐渐让球队厚度增加不少。
1994年,火箭面对的是一个选秀资源有限的尴尬局面,顺位也相对靠后。捡漏能力明显下降,甚至都快被对手抢光了,选来的角色球员更多是“暗搓搓”的存在。
到1995年,随着联赛环境变化,火箭的选秀策略有了调整。顺位偏中规中矩,没啥惊艳全场的炸药包,但捡到的几位角色球员稳定得很。想想火箭和马刺、勇士一样,一直擅长“藏污纳垢”淘人艺术。
1996年,火箭的选秀吐槽点来了——顺位虽然不错,但是冲着未来赌了个大,选了一位曾经在大学瞩目但NBA折戟沉沙的后场,惹得老铁们大喊:“火箭这是看篮球比赛还是看星象图?”
1997年火箭选秀溜溜球,顺位在中游,选了一堆小前锋和后卫,打算把球队外线拉扯开。结果有人成了“打酱油专家”,有人惨叫“被交易去边缘”,整体性价比,嗯,属于那种“用情怀堆砌”的范例。。。。。好像没啥大惊喜~
1998年更尴尬,火箭的选秀顺位靠后,照理说这年要是能抓个半吊子明日之星就赚翻,但运气有点背,选进来的球员表现就像坐火箭上月球——一去不复返,各种“没心跳”脸,令人大跌眼镜。
1999年,时间一晃快到千禧年,火箭强势要蹭点未来,新选手多为边缘补强,顺位在20开外,纯属“抱团取暖派”,奈何连板凳席位都挤满老将,新人根本没啥施展空间。
那么问题来了,90年代的火箭,你最pick谁?是1990年那位所谓的“隐形宝藏”?还是某年被忽略的角色球员?把你的“最佳顺位选秀”slot告诉我,咱们讨论讨论,别让我一个人尬聊啊!
再说了,火箭选秀的乐趣不仅仅是顺位的高低,还有那些“扑街”和爆冷的惊喜,“当年选秀大会,就像买彩票,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特等奖是不是中大奖,还是被坑惨。”
别急吼吼,我这嘴炮轰炸了这么久,其实背后隐藏的选秀故事还多着呢——有的选手本来是潜力股被火箭“看走眼”,有的选手默默无闻后来却成了联盟名人堂候选,无数故事让人心潮澎湃。火箭队90年代的选秀,绝对是个精彩纷呈的篮球版“生死时速”,看了就停不下来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