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问你个问题,澳式橄榄球是啥东东?不是足球,也不是美式橄榄球,那究竟是啥玩意儿?别急,先让小编带你云观赛,教你读懂这看起来像跑酷加橄榄球的混合体的神奇运动!
场上玩家一共18人,这就够热闹了——草地上的“十八罗汉”,互相追逐、传球、撞击。要说人数,这比足球多,明显更挤更刺激。还有替补哦,随时换人无压力,教练一喊:“你上!”立马通宵翻转换人模式上线。
说到规则,澳式橄榄球跟普通的“拿球往前跑、放哨吹哨”的玩法有点不一样。最大特点就是“跑着抱球+踢+传+碰撞”,没有哨子控制几个”小动作”,氛围炸裂,观众根本停不下来。
先讲讲最基础的“得分方法”,你以为踢进球就万事大吉?错,它家有一套独门绝技。比赛场地两端各有一个大门柱,中间是两个高高树立的门柱,像极了山寨版的“天线宝宝”。踢球越过中间的门柱并且落入门柱之间叫“Goal”,这一球得6分,高兴得像中了彩票。要是球蹭了门柱,却进了两根门柱之间叫“Behind”,给1分,是“安慰奖”,毕竟也算得分,球迷还能乐呵乐呵。
掌握传球技术是比赛中的晴雨表,传球时不能随便扔,得采取“击球传球”,那是指用手把球击出去,而不能当“飞盘”那样直扔。否则,你要是直接传球肯定被判犯规,嘻嘻,传球规矩挺严格。要是你球被别人大脚“踢”走那也是正常,比赛节奏超快,眼疾手快的才能活下来。
持球跑动方面,规则超有趣:你每跑进一定距离,必须把球放地上,做一个合规的“拍地球”动作,俗称“停球拍地”。没拍地你就违规啦,他们的拍球比NBA的运球还讲究,否则被抢球肯定哭pipipi。还有限制说,球员最多连续拍球次数有限,到第四拍要换手换步继续,要不然就得把球丢出去或者踢出去,这就要求球员跟殷桃拍戏一样得“演技加持”保证动作规范。
说到碰撞,这可是澳式橄榄球的精髓——防守球员可以合法地用身体撞击对方持球者,哎,这真是“有肉搏就有真爱”。碰撞动作有规矩,得在球有控制权时进行,也不能从背后偷袭,不然就被吹犯规。想象成足球里的“身体对抗究极版”,摔倒谁是戏精可真说不准。
还有个神奇的规则叫“标记”(Mark),当你接到一脚极限传球,而且对方球员没有碰到球,你就能“站着嘚瑟”几秒,获得“免费踢球”机会。就像是被上帝亲吻了一下,这几秒你可以决定下一步怎么玩,踢门、传球或是自己带球跑。有点像拿到了“神仙BUFF”,球员心里乐开花。
每节比赛分四段,每段20分钟。看AFL比赛的网友都知道,比赛节奏快得让你眼花缭乱。补时时间也常有,学会数秒非常重要,还得留神教练指挥喊话,毕竟比赛进入关键阶段,哨声没响前一切皆有可能。
犯规的话,球权会转给对方,关键是裁判吹哨之后,你得老老实实站好准备下一波攻防,不然加罚也没商量。犯规包括高肘、推人、故意绊倒、模仿荧光闪烁的动作(好吧,这个是我乱说的,但只要你统统想象成“不道德行为”一样不打招呼的事情,差不多)。谁说橄榄球不缺劲爆操作?误触犯法就悲催下场休息吧。
另外,守门员概念很微妙,毕竟没有专职守门员,每个人都能参加防守。防守的技巧不要以为只有站格子,得看准时机抢球、堵截进攻路线,技术流和野蛮流球员各出绝招。你想象成丛林里没规矩的为生存而战,场上就是这般狂野。
裁判手势系统五花八门,每个吹哨都标明不同的犯规或得分,观众学会了就像学开挂,怎么看都透亮。比赛场面经常刀光剑影,撞翻在地也要重新爬起来,生猛得不要不要的!
比赛时间到最后几分钟时,球迷们通常都疯狂起来,呐喊、挥旗,场上的球员也发挥出“超神模式”,上演各种“炫酷带球+高难度传球+爆炸性碰撞”,把你吸引得完全忘了时间和周围环境。
说了这么多,澳式橄榄球其实就是一个集速度、力量、技巧和战术于一身的娱乐大杀器。不过,今天你学的够了吗?下一次看澳式橄榄球比赛时,能不能不做“看热闹”的尴尬路人,秒变懂球帝?来,先告诉我,你准备好迎接这场草原帝国的速度与激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