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参加完这场演讲比赛以后,我的心情可以用五味杂陈来形容,里面有甜、有苦、有辣,还有那种你明明准备了万全,结果上台差点笑场的尴尬感。别急,我这就跟你们唠唠嗑,聊聊这次演讲经历里那些让我哭笑不得的幕后小故事,还有收获那些酸爽体验。
演讲比赛的竞技氛围真不是盖的,不仅对内容要求严,还得对情绪和气场掌控精准。现场观众那眼神,简直比火眼金睛还毒辣,感觉他们一张嘴就能把你的稿子拆成渣。那时候我脑子里各种想法蹦跶,“台词得稳,别晕场”,“动作自然点,别像僵尸”,“眼神锁定观众,别跟空气说话”。可是,别忘了,紧张指数爆表的话,这些都变成“理论上的事儿”而已。
说到演讲稿本身,我学习了不少写稿技巧,比如开头要炸场吸引听众注意力,用比喻和段子让内容更生动,结尾要有力气抓住人心。不过这次比赛让我体会到一个事实:即使最好的稿子,没有适合自己的“演讲风格”,也难以让人记住。比如,有的选手讲得绘声绘色,仿佛在拍大片;有的简单直白,听得大家一清二楚。我的风格算是“自带喜感+偶尔卖萌”,反正就是想让大家笑着听完,结果被说成“活宝”,这称号我收下了,毕竟演讲也不全是死板的正儿八经嘛。
比赛现场最大的“彩蛋”是评委们的点评。说实话,听评委点评的感觉就像被暴风雨洗礼后泥土还散发着清香,有些话刺耳但很中肯,有些则直接把我的“表演缺陷”点穴让我无所遁形。记得有位评委当场直接说我肢体语言有点僵硬,表情更像在演悲剧独角戏。不过,这也让我开窍了——下次不要演悲剧,演个喜剧多好!
现场的氛围非常微妙,一方面紧张到手心出汗,另一方面又想在观众面前装得淡定从容。有几次我差点忘词,幸好台下有朋友偷偷递来纸条“内容没你想得那么复杂,加油”,那一刻觉得友情就像隐形盾牌,硬核保护演讲小白心脏。
当然,参加完这次比赛,我觉得最大的收获竟然是“心态调整”。从之前的“我一定要赢”的咄咄逼人,到现在的“来玩儿就得开心”的佛系转变,压力反而小了不少。听说,有位大神讲得特别顺,那是因为他把比赛当成了“Cosplay表演”,对,就是演讲界的角色扮演,整个人轻松到不行。这让我意识到,紧张感其实是可以用幽默感来化解的。
你们知道吗?演讲比赛这东西,除了考验内容和表达,还考验你的应变能力。现场突发状况简直多到爆,比如我前面一位选手演讲到一半手机突然响,那尴尬气氛简直像炸了锅。别看我没出幺蛾子,心里那个“小鹿乱撞”的节奏也没少,演讲前还得心里默念“稳住,别乱,稳住,别乱”。
更有趣的是评委提问环节,我本以为自己复习了所有可能的问题,没想到有人就扎心地问“你觉得你的演讲跟其他选手比,最大不同是什么?”当时我脑子飞速转圈,尝试回答的同时心里默念“表情别尴尬,声音别尖锐”,这可远比演讲稿难准备多了。
说回稿子,那些网络流行梗确实救了我一命。有一句“这波操作稳了”,直接拉近了和现场年轻观众的距离,笑声和掌声就跟开了外挂一样。还有“真香现场”,我自己都笑出声,现场气氛瞬间活跃了不少。看来,把网络“段子”巧妙嵌入演讲,让人觉得你是接地气的“段子手”,效果杠杠的。
回想起这次经历,感觉自己像经历了一场“带着稿子去战场”的奇妙旅程。一路上摔过跤,笑过场,尴尬过,也有被夸奖得想秀一波朋友圈,心里那个酸爽混杂的滋味别提多复杂了。对了,你们猜,这么绞尽脑汁准备演讲,结果比赛结束我拿到的名次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