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结束了,你坐在角落啃馒头,翻来覆去回想战况,心里默念“这次我表现还不错吧?”但比赛总结不是仅靠心里嘀咕两句就成的,咱得动真格的,不然总结也是摆设,叫“白忙活”一场。今天咱就来聊聊,比赛后总结到底怎么做,才能让你脱胎换骨,变得更牛掰。
具体步骤先上:先找张纸或者打开手机便签,按场上的时间线写。有啥精彩操作、坑队友、精神分裂操作都得点名道姓写进去,别给自己留“模糊地带”,免得心虚。然后分析原因,想想为啥操作不佳,是体力不够,还是脑袋短路?找出来,下一次踩坑的概率直线上升?不,这回是下降,务必记住。
别忘了,比赛总结不仅仅是自己独角戏,还得有“第三方视角”加持。别光听自己腰鼓吹,找个靠谱队友或者教练当“评委”,让他们说说你的不足。如果连他们也忍不住吐槽,那你可得好好反省反省了。有人说:“被队友黑,简直心碎一地。”别怕,勇敢面对,才能逆风翻盘。
说到这里,必须提一嘴“数据分析”了。现在互联网都发达了,比赛的数据抓取比你吃饭还方便。别懒,打开比赛数据统计,看看命中率、传球准确率、犯规次数,啥玩意都不要放过。这些冷冰冰的数字可比你嘴里吹的“我其实发挥得挺好的”靠谱得多。拿数据说话,老板看了才给你涨工资哦,呸,给你机会再嗨。
总结里还要带点“经验教训”,但千万别写成流水账,瞎JB累赘。就像你和朋友踢足球,别写:“我跑得快,球传得远。”得写成:“这次传球时没观察队友跑位,导致球被断,所以下次要多看三秒环境,别光盯着球。”说实话,这种干货才值得回味,别人看了点个大拇指,“这小子懂球!”
互动环节来了:你是不是还在用“比赛结束了,抱抱队友,大喊我们最棒”当总结?兄弟姐妹,这不够,下一步得用“三问法”。比赛后问自己三个问题,比如:我做得最赞的是啥?哪一步给对手送礼了?怎么保证下一次不再犯?把这三问写进总结,脑袋马上清醒,下一场才有戏!
还有一个铁定有效的招数索要外援——录视频。比赛录像懒得看?勉为其难瞅两眼总比闭眼说瞎话强。录视频好比买了门票,必须“验票进场”,否则象征性回看,错失良机。看录像时别光盯着自己,注意对手战术布局,有时学对手的“骚操作”比自己胡乱瞎干强100倍。
把总结写成表格或者清单也很香,尤其是“错误列表”和“改进计划”两个板块。为什么呢?一目了然,翻开来不用挖坑找煤,教练一看直接竖大拇指。比如“错误列表”:开场太急,攻守转换慢,心理波动大;“改进计划”:赛前做心理建设,练习快速反应,模拟高压环境。清清爽爽,心里踏实。
反正总结不是写给谁看的,是写给未来的自己看的。你要像写情书一样真诚,别写成“流水账”或者“自我吹嘘书”,否则对你没用,骚操作还得重来。有人说,比赛总结就是“给自己打个预防针”,打得准,下一场痛苦就少一半,没准还能拿MVP。
最后一点,小玩意放这儿——总结完了,试试口头复述。你有没有试过给家人、宠物或者空气讲讲比赛经过?没试过吧,强烈推荐!说给别人听时你得组织语言,顺带看看自己理解得透不透。这可是检验总结质量的秘密武器!
现在知道“比赛后如何总结”了吧?不光是回忆,更是“大变活人”的魔法仪式。你的总结,影响着下一秒的你,别让它变成了那本打了膏药的旧作业本,记住:总结后的你,是不是更强一点点,生活就更带劲一点点!
对了,说了这么多,你觉得总结最难的环节是哪?是写?是看数据?还是默默承受队友的吐槽?留言区等你吐槽,我在这儿啃着瓜子听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