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一句,数模赛真是个“让我又爱又恨”的存在,刚结束的时候心情像坐过山车,刚欢呼完立马就想再冲刺!这场数字与模型的“生死搏斗”,可不是随便敲敲键盘、乱按乱点那么简单,这其中的套路和坑,比王者荣耀的神坑还深,咱们一起来扒一扒这趟折腾经历的奇妙之旅吧!
接着是建模,基本就像组装乐高积木,说白了就是看谁的想象力更丰富,操作更骚。这里特别要吐槽那几何图形公式的折腾,搞得我头发都快掉光——你们懂的,做数模就是得跟公式谈恋爱,多不顺他就越害羞,一会儿靠左一会儿靠右,不听话!不过,模型一搭建起来那种成就感,简直比年终奖到账还爽。
说到编程部分,那简直是“战场”,谁代码写得骚,谁就能一箭双雕。C++、MATLAB、Python轮番上阵,感觉自己像穿越了语言的时空隧道。关键是调试过程,bug像“影分身”一样多,找也找不完。“这是系统性思维的战斗啊!”每次断电重启仿佛都能听见电脑在默默嘲笑我。“你哪只眼睛看到bug了!”程序员的“自我安慰”大法在线。
提交论文那一刻,我的内心像是“在跑东南西北四处躲避的章鱼”,一条条公式、一段段代码的汇聚,好像在编写一篇科学小说。写作风格要严谨又不失逻辑,还得考虑导师一整天不喝咖啡会不会认不出重点。文档排版更是个“技术活”,有时候PPT做得比论文还要花哨,感觉自己简直是“文案设计师+技术宅”的完美结合体。
还有啥最坑的?团队配合!这玩意堪比“野外求生”,三五个小伙伴,性格、节奏、思路各种碰撞,有时候感觉在上演“同事版欢乐喜剧人”。有的人拖延症在线,有的人狂躁症犯了,还有那位神展开的队友,天天都来一句“我先睡会儿”,让我头皮发麻。分工明确是梦,常常是“我写模型你写代码,我们一起痛苦”。
过程中的“灵感神来之笔”不多,但一旦有了,那激动的心情就像中了五百万!尤其是当数学结论与实际数据完美吻合的那刻,想立刻发微博炫耀一波。尽管过度开心往往伴随着“坐等抄袭”的焦虑,但数模赛的乐趣之一就是在逆风中逆袭。
对了,关于时间管理,数模赛那真是紧锣密鼓,只有“神仙运气”加“佛系心态”才能hold住。手机秒变“秒表”,一分一秒都像是在演电影里的高压情节,有一种“谁快谁赢”的既视感。倒数计时的心跳声都快盖过键盘敲击声了,简直就是身临“战场”的体验。
后期报告发布之后,关注度爆棚,朋友圈“点赞”和“吐槽”齐飞,感觉自己一夜之间成了科研界的“网红”。那种被点赞刷屏的快感,秒杀快手抖音的任何视频点赞数。差点忘记了初衷,不过,也挺刺激的。
聊到这儿,很多朋友肯定问:“怎么提高成绩?”秘诀嘛,实在是没个正规配方,只能说,多实践、多动脑筋,碰到bug先别慌,咱们都是“软件界的修罗场勇士”。还有,多跟队友吐槽交流,一拍即合的时候,比单打独斗爽百倍。毕竟,数模不仅考智商,更考“嘴炮”能力。
反正数模赛就是种又虐又爱的奇妙经历,写代码写到眼睛发绿,公式推导推到崩溃边缘,文章写到凌晨头秃掉,但当最终结果出来的那一刻,所有劳累也值了。最后,留下的除了成绩,还有满满的回忆,当然也有那些“队友啥时候醒”的呐喊。
突然想起一句话:“挑战就像Wi-Fi,也许信号弱,但不连接永远没网”。数模赛就是这样,连上了这个“网”,你会发现自己变成了数据界的“键盘侠”。说到底,这数字游戏,谁输了谁才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