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NBA,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通常是那些高个子大块头,尤其是金州勇士队,技术流满满,个头却大小不一,仿佛一群“身高差”专家的代表。想知道勇士队全体队员身高差距到底有多大?别急,咱们这就扒一扒勇士队员从最矮到*,到底差了几公分,这里面的“身高差秘密”,比你想象的还精彩!
冲锋陷阵的小将——后卫斯蒂芬·库里(Stephen Curry),身高大约1米91,别看他不算高,在NBA后卫里也属于正常水平。再来个“小矮个”谢·吉尔杰斯-亚历山大,虽然不是勇士,但比照勇士队引用个类似1米83的小个后卫做对比更明显。
队中*的是中锋詹姆斯·怀斯曼,身高达到2米11,直接霸占“屋顶”位置。差别一算,库里和怀斯曼之间的身高差足足20公分,相当于一只篮球的两倍还多!说不定每次训练时怀斯曼低头跟库里聊天都要点头微笑,防止呛到。
中间的身体“高度分布”则比较平滑,比如克雷·汤普森(Klay Thompson)1米98,安德鲁·威金斯(Andrew Wiggins)1米98左右,两人属于“中游”档位的身高,既不矮,也还在合理范围内。这样的身高组合,给勇士队带来了超强的战术灵活性,不至于因为高度差距而臃肿或者短板明显。
这身高差有什么用呢?先撇开篮球技术不谈,单说视线范围就很有趣。怀斯曼站在最前排防守,库里则在最外围飘着投三分球,换句话说,勇士的身高差就像一座小型“高低错落”的城市,从近处商铺到远处摩天大楼分布均匀。对手是不是瞬间有点头晕眼花?
不过有趣的是,NBA史上“身高跨度”更大的队伍可不止勇士一家,比如此前的某些队伍,甚至有1米75的球员跟2米15的巨人同队,总差距超过40厘米。但那套路走得太极端,反倒不利于团队协作。相较之下,勇士队的身高差保持在20厘米左右,既能拉开空间,又不会大家找不到对接点。
聊回勇士,正是因为这种“度”,他们才能形成如今闻名遐迩的“高度多样战术”,库里依靠“小身高大球技”,变幻无穷的三分火力让对手胆寒,而怀斯曼则在内线筑起一道“钢铁墙”。中间球员则像桥梁,既能拦截也能助攻,成了让对手哭笑不得的混合型战术利器。
有网友评论说:“勇士队这身高差就像大胃王和小食神合作,巨无霸夹着小汉堡,吃得开心又有滋味。”说得形象又接地气,确实如此!篮球场上的身高拼得是“吃饭”的效率和战术配合,勇士队用身高差做出了“速食快餐”的精彩版本。
你想过,队员训练时,是不是得专门设计适合不同身高人的动作?高个子肢长,底下踢腿也得够远,矮个子得快准狠,不然和高个撞了肩,能摔个四脚朝天。估计勇士训练场上,个个身高都算一个“杠杆”,战术组都要琢磨琢磨怎么不让球员碰头。
就连替补席上,也藏着不少不一样的小个儿和高个儿,比如年轻队员身高在1米90左右,老将甚至有1米85的,不论起立坐下,都能看到一场“小型奥运会”。这魔性的差距,造就了勇士的独特魅力,简直就像“高矮胖瘦”合奏的篮球交响乐。
有人可能会问:“这身高差会不会影响打法统一?”朋友,篮球是讲配合的游戏,高低搭配有时候比单一巨头更*。勇士用身高差制造空间与盯防盲点,打得不是高低独秀,而是多维度共振,打出风骚“套路大法”。
在NBA里,光靠身高打天下早就out了,技术和战术才是王道。勇士队用不同身高的组合证明,身高并不是*的护身符,灵活调配才是关键。也许,等以后他们队里来了个1米70的小个子,和2米11的大个子搭档,篮球场上会不会上演“跳高跳远合体”,就看他们脑洞够不够大了!
说到这里,细心的你会发现,勇士队全员身高差距不仅仅是数字游戏,更是一部场上“长短筷子”的战争史,是合理与极端的碰撞。下一步勇士会不会带来“国产身高大比拼”,让小个子站中锋,大个子投三分球,这个脑洞你敢接吗?突然想到——如果怀斯曼穿上高跟鞋,库里架着滑板,这身高差会啥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