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火箭队没有锋线”,这话题简直比火箭发射还“炸裂”。有人说,这球队就是个“后卫连队”,锋线位置像是被火星人劫持了,根本没人守。到底火箭是真的没锋线了吗?先别忙着嘲笑,我们来扒拉扒拉火箭队的阵容,看看到底是哪些个“铁人”撑起了球队的锋线招牌。
别急,还有KJ·马丁(KJ Martin),这个家伙攻防兼备,动作利落,常常是比赛中不声不响地完成各种关键板和切入,是火箭锋线的重要拼图。说他是“有锋线”还差点意思,更多的是“锋线有料”!
再说说克里斯蒂安·伍德(Christian Wood),这位可不是纯锋线球员,但他的高度和灵动性,让火箭的前场轮转更有战斗力。虽然他更多是大前锋/中锋的角色,但出其不意地覆盖了很多“锋线”工作,弥补了火箭缺乏锋线厚度的尴尬。
那不要忘了多曼塔斯·萨博尼斯(Domantas Sabonis),最近火箭最重磅的“锋线”签约。萨博尼斯是个多面手,虽然他大多时间担任大前锋或中锋,但他的传球和得分能力堪比锋线核心。有了他,火箭的锋线立刻看起来厚实了不少,硬核实力感upupup!
当然,过去几年的火箭,确实在锋线位置上“人手不足”,特别是保罗·乔治、克莱·汤普森这样的“纯枪手”锋线外援没加入,球队核心重心自然偏向后场,得分更多依赖后卫群体。加上曾经“空降”火箭的詹姆斯·哈登打法偏后场,火箭自然显得锋线“有点慌”。
还有一个不能忽视的事实:火箭阵容年轻,锋线新秀和二年级生较多,经验不足导致锋线防守不稳定,进攻端手感也时常冰凉。球队阵容就像刚学骑自行车的小盆友,偶尔摔跤是难免的。不过,这种“没有锋线”其实更多是“未成型锋线”,换句话说是“锋线待激活”。
火箭打法方面,更偏向小球阵容,喜欢用快速转换攻击和外线三分,减少了传统型锋线球员的出场时间。这让不少老球迷怀念那些个“柔中带刚”、“抡大锤”式的锋线猛将,但火箭的阵容建构和教练理念注定锋线变得“轻盈”。换言之,锋线角色被“拆分”,变得更灵活多变。
有趣的是,火箭锋线经常被网友戏称为“隐形人”,比赛中锋线似乎总是消失在关键时刻,给人感觉锋线真的“人去楼空”。但细看比赛录像,你会发现他们其实埋头苦干,不像后卫那样高调刷数据,却承担了大量防守和掩护任务,只是“锋线没脸”搬砖中。
所以,你问火箭队没有锋线吗?严格意义上说,答案是“锋线不荒废,但确实偏弱”。这支球队几乎在用“后卫+大个灵活混合”的打法来“曲线救国”,尽量用速度和技术弥补锋线力量上的不足。
反正吧,火箭要真没锋线,那波特和史密斯他们不敢敞亮地在赛场上嗨给你看了!不过如果你真想看那种能“发电锤能飞扣”的经典锋线,火箭这两年得多喊几声“冲鸭”才行。毕竟,NBA可不是光靠车轮战就能赢天下,某种意义上,火箭锋线其实是个“潜水艇”,时不时探个头出来让人吃惊。
结尾来个脑筋急转弯:如果火箭队真的没有锋线,那他们打架时是用什么挡路?答案别急,我先跑去吹个牛再说,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