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其实拿举重运动员和健身肌肉男举例子就可以了。
健美运动员非常擅长增加肌肉量,这使得他们的肌肉在体积和发达程度上远远超过普通人。
这是因为举重运动员在训练中,由于肌肉的有力收缩,肌肉里的新陈代谢会大大加快,使肌纤维中的收缩蛋白和能源物质大量消耗,训练结束后,被消耗掉的物质会得到超量的补充。
与肌肉密度有关。肌肉密度越高爆发力和力量越大,和肌肉大小没有太大关系。和无氧运动有关,有氧运动只能锻炼肺活量和心脏。如果两样进行锻炼就密度更大了。
因为短跑是无氧运动,是力量训练,不是有氧运动,所以肌肉发达。
一般人只占40%.运动员的肌肉占人体体重的45%--50 人体的肌按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按形态又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和轮匝肌。
至于所谓的体育肌肉霸权,其实人才更差。一个50公斤的举重运动员能举起150公斤以上的杠铃,而一个100公斤的举重运动员比一个举重运动员有更多的肌肉,但连一半的重量都不能举起。
其实拿举重运动员和健身肌肉男举例子就可以了。
对于举重运动员来说,他们追求的是单个肌肉收缩的力量潜能最大化,即肌原纤维增殖最大化。因此,他们的训练通常是每组1-5次,强度为80-***,代谢性质是以激素为动力的运动。
肌肉占体重的比例,性别不同占比不同。一般情况下,女性肌肉占体重比例约为30%左右,男性肌肉占体重约为40%左右。专业运动员肌肉占体重的比例可达50%,甚至更高。肌肉分为平滑肌、心脏的肌肉和骨骼肌三种。
另外,有些人并没有夸大举重数据。举个例子,从77年开始蹲了300年的只有两个人。有人以为这种水平的运动员都能蹲300。其实77的绝大多数深蹲260-280。
健美选手是全身上下每个肌肉都发展的选手。但是举重选手训练的是腿部力量和臂部力量。打架经常使用的就是胳膊和腿。所以健美选手打不过举重选手。
这很正常,因为训练的方法不一样。其实从体育训练的角度讲,比如同样都是耐力项目,长跑运动员跟耐力自行车运动员彼此之间成绩就谁都比不过对方,这是身体的适应性的针对性决定的。
这个问题不好说,举重运动员练习的不单是力量还有技巧。
1、因此,肌肉纤维的收缩蛋白和能量物质会日益增加,约70%的快肌纤维会产生肥大反应,使肌肉变得更大、更发达。
2、高级举重运动员都有高质量的肌肉。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举重在中小级别上实力较强,但大级别成绩较差。但电视转播和新闻报道只提到有中国选手的中小水平,没有中国选手的大水平往往被忽视或不被重视。
3、另外,肌肉收缩力量还决定于肌纤维长度,肌纤维愈长,收缩幅度愈大,力量也愈强。运动员的肌肉经常受到锻炼,这样,肌肉新陈代谢过程加强,肌肉内蛋白质含量会增加,导致肌纤维增粗增长,肌肉间的结缔组织增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