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局停止的是严酷的一局决胜负,竞赛比的不只是技战术程度,更是运动员意志和心理的比赛。
1、即便是许昕/刘诗雯也曾遭遇失利,也曾被打到0-2落后的绝境。此次许昕/孙颖莎作为混双参加多哈赛事汇,是国乒将混双B计划做实的选择。至于刘诗雯/许昕这对曾经的混双A计划人选来说,应该没有太大的影响。
2、没有人比许昕、刘诗雯更想拿到这枚混双金牌,但两位30+的老将确实尽力了。从2:0领先到最终4:3被逆转,并不是许昕、刘诗雯体力上出现了问题, 而是技术实力上日本已经具备搏杀掉中国的能力。
3、本次新加坡大满贯赛事,刘国梁有意安排孙颖莎、王楚钦打混双,释放的信号已经非常明确了,巴黎奥运会混双的名额不可能是许昕刘诗雯了。
首先要知道他们之间面对的对手不同,刘诗雯今天输给了陈梦了,确实让我们想不到,但也可以说能想到,毕竟在此前的交手记录中,刘诗雯是1胜3负,明显在陈梦面前还是处于劣势的。
混双成阻碍上奥运单打的“累赘”,刘诗雯、许昕皆为双打所累。 试想一下,如果刘诗雯的技术特点不适合打混双,混双上又没有37胜1负的骄人战绩,那很可能由更年轻的孙颖莎来搭档混双。
每次接到伊藤刘诗雯的发球,我都是经常往高处跑,然后水谷隼大角度拉许昕反手。这应该是日语组合的一个基本套路。然而,它们之前一定在与德国和台北的比赛中被频繁使用。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还没有找到破解它的方法。
“新闻组合”——许昕与刘诗雯,进入混双决赛。对手是日本组合 水谷隼和伊藤美诚。刚开始,打得还不错,比较正常,中国队二比零领先。这是预料之中的,日本组合原本就不是中国组合对手。
外界的担心是没有错的,果然,在东京奥运会混双决赛中,刘诗雯在关键球的处理上失误频频,不是下网就是出界,很少能打出像之前那样高质量的球。队友许昕为了能够减轻刘诗雯的压力,也频频侧身搏杀,但没想到这样反而失误更多。